第960章 怕什么来什么(2 / 4)

大明元辅 云无风 1295 字 2023-05-08

、郭子仪等,便都是拿“忠武”谥号的人。而到了宋代,有四位功臣获得这个美谥。其中有两位是大名鼎鼎的南宋中兴四将,但都是追谥。

一位是韩世忠,他生擒方腊,计困兀术,抗击西夏和金国,声望显赫。但是这个谥号还是死后二十多年后,由宋孝宗追谥。

另一位是民族大英雄岳飞,岳飞的显赫事迹不必再说,他被“莫须有”的罪名加害后,到了宋孝宗时期给他平反,追封的谥号为“武穆”,这也是后人们最多听到的,但其实这个谥号仅排在武将谥号的第三位,还不够显赫,于是在宋理宗时期,又再次追谥为“忠武”,总算给予了他最应得的谥号。

有明一朝也有六名“忠武”,分别是常遇春、张玉、薛禄、郭登、周遇吉、张庆臻,常遇春无须介绍,张玉乃是靖难第一功臣,薛禄前文有述(本书第一卷中),是靖难第三功臣,剩余三位与本书无关,就先不提了。

但这里似乎有个意外,徐达居然没上榜?

徐达的谥号是武宁,其实也是武将的顶级美谥,但这里有个情况要说明。

文武美谥之外,还有一种叫通谥,“忠武”其实原本就是通谥,只是后人越来越喜欢将忠武看做武将第一美谥,才反而压过了本该与“文”字开头美谥相对应的“武”字开头美谥,所以并非徐达不行,或者朱元璋故意压他,而是当时的出发点不同,不能单纯类比。

>

从徐达死后朱元璋对他的评价来看,他是把徐达列位于武将第一的:“将军谋勇绝伦,故能遏乱略,削群雄。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李如桂此刻一听自家不仅没有“文正”,甚至连希望都没了,不禁万分沮丧,失望之情,溢于言表,气得李成梁恨不能再上去抽他一巴掌才好,最后还是看在自己弟弟的面子上强行忍住了。

李成材也怕儿子愣头愣脑再惹大哥生气,连忙接过话头,把话题又转了回去:“除了余荫护佑之外,他二人还有一个差异:严世藩本人与世庙并无感情,与穆庙就更不必提了。而高务实昔年便颇得穆庙嘉赏,与今上更是十载同窗……为父不敢猜测他们之间的交情究竟好到何种程度,但说他是简在帝心第一人,恐怕并无不妥。”

李如桂愕然道:“要是这么受宠,怎么只是个兵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