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天下为棋(2 / 3)

大明元辅 云无风 1054 字 2023-05-08

费的人力物力财力?

太远了不说,大明早年在南洋又不是没有领地——旧港宣慰司了解一下?

根据《瀛涯胜览》的记载,当时在南洋的爪哇国(印尼爪哇岛),国内分为三等人,第一等是唐人,也就是中国人;第二等是阿拉伯人,第三等才是当地人,唐人的吃穿用度最为高等,而土人最为粗鄙。

同时在南洋的旧港国(马来西亚旧港),当时就已经有不少华人了,其地之富人大多数都是从广东沿海下南洋的明人,他们掌握了当地大多数土地田产,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生活资料,深受当地人的尊崇。

>

郑和就是在这里消灭了海盗王陈祖义,后来永乐皇帝在此地设立了旧港宣慰司。当时的满剌加原本并没有国王,仅仅只是暹罗的属地,由暹罗国王派遣总督管理。后来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带来了天朝皇帝的诏书,封这位总督为满剌加国王,满剌加因此建国,而暹罗得知消息之后也莫敢不从,甚至也不敢派兵收复,这就是当时天朝的国威!

但即使如此,大明朝廷对南洋依然没有多少重视,后世对这种情况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最主流的一个观点是,下西洋的举动花费巨大,毫无收益,完全是亏本买卖,所以成祖一死,朝廷就停止了这种浪费国力的举动。

另一种观点则是找了不少史料来佐证下南洋其实是有利可图的事,只是由于下南洋这件事从头到尾是由皇帝和太监掌握,文官集团在其中毫无收益,因此忽悠着成祖以后的历代皇帝,告诉他们下南洋是浪费民脂民膏的荒谬之举。

以成祖之雄才大略,他会为了单单宣示国威而派郑和七下西洋?又或者为了寻找朱允炆就如此行事?

开什么玩笑!朱允炆坐拥整个天下之时拥兵百万,成祖也敢以区区八百护卫起兵靖难,到了他自己坐拥天下之后,反倒会怕朱允炆这只落毛凤凰?

别搞笑了,漫说是朱棣,就是换成高务实他都不会怕啊!这局面还能让你朱允炆逆风翻盘,老子干脆找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

所以高务实比较愿意相信大明不肯把精力放在南洋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文官集团无法在南洋开拓这件大事中发挥影响、取得收益,这才强行扭转了成祖“北踏蒙古,南下西洋”的海陆并行战略。

成祖之后的皇帝,由于身边辅佐之人绝大多数都是文官,因此也就误会了成祖当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