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最后一趟(1 / 6)

李缘目前最大的问题——崛起的速度实在太快!

一眨眼的功夫,他就已经拥有了四、五家公司。而且新公司依然在不断诞生中。其速度之快,连李缘自己都感觉到有一丢丢的失控。

因此说,李缘就需要有一段时间进行沉淀,更需要有一个或者几个管理团队作为辅助。

然而在这个年代,打造管理团队就没那么容易。

也不是没有管理方面的人才,但绝大多数都在机关、部队和国企之中。他们根本不会向社会上流动。而且其中脑子比较灵活的,更是千军万马忙下海。难道不出闯荡北上广深,会看上内州市这样的穷乡僻壤吗?

就算有几条漏网之鱼,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找。现在又没有什么招聘网,更没有猎头公司。

至于招聘大学生?那就更不可能。大学生还是国家分配,他们对好单位都要挑挑拣拣,李缘这里根本就抢不到。

当然,李缘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也没办法。也就是他会考虑这种管理方面的问题,其他人根本就没有管理方面概念。

既然找不到成熟的管理团队,那就索性自己培养一个。

首先就是要忠心。在这个阶段,忠心反而比能力更加重要。

所以像张喜、孙浩、包括王建武这样的人,就算谈不上什么忠心,起码有义气人情在,做不出什么背叛的事。

说实话,稍微贪污浪费一点也就算了,李缘也不会去计较,但这些人是绝对做不出鸪占雀巢的那种事。

其次就是要有文化。

由于李缘在上辈子有过大厂的管理经验,所以他就索性挑选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大厂薪酬标准。

其实iso9000是个很神奇的东东。大多数的管理者都对这个质量管理体系不屑一顾——不就是花钱就能买到的玩意吗?

可是一旦到了公开场合,这些管理者又会画风一变——质量管理体系怎么会不重要呢?

甚至还有某些企业,他们在通过了iso9000认证以后,还会购买“更先进”、“更高级”的管理体系。

但在李缘眼里,iso9000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最大的优点就是完整可靠。只要老老实实的按照这个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企业的管理水平就差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