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史上拍摄画面最清晰的一颗卫星(1 / 3)

>

在民间的流传中,有说法称,米国的军事卫星,分辨率已经达到了1mm级。

夸张到连地面蚂蚁的数量都可以数的出来。

只是因为保密的原因,没有将这些卫星拍摄的影像泄露出来。

当然,这样的说法,很明显是假的。

根据物理定律,可以计算出,在现有条件下,近地轨道的卫星,衍射极限的分辨率也只在几厘米的范围内。

更别说,还会受到大气问题等诸多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

也只有利用镜片拼装或是镜片折叠技术,才可能实现衍射极限的突破。

那些米国卫星能看清地面上报纸上的字的消息,完全是危言耸听。

至于那些分辨率更高,更清晰的图片,都是无人机拍摄出来的,而不是卫星拍摄出来的。

徐佑继续讲解着自己在算法中建立的对误差的计算公式,并解释着其中的原因。

“这里的误差,为预测坐标误差、预测类别误差,以及预测置信度误差之和。根据卫星对目标检测的训练,我们可以让卫星进一步深度学习对目标检测算法的处理,不断优化卫星的影像。”

通过模拟卫星图片的对比,可以很直观的看出,两代卫星图片清晰度的差距。

甚至,从这两张图片中,很难看出,这会是两个规格几乎同样的卫星,所拍摄出来的照片。

当然,其中的一张,是通过徐佑的算法和模型,所模拟出来的照片。

至于发射后的卫星,是否能真的拍摄出这样高清晰的画面出来,现在谁也无法确定。

听完了徐佑的讲解之后,吴婧说道:

“我觉得,下一个高分卫星的发射,可以进入到准备阶段了。我们的备用卫星,正好能够发挥到用场。”

正常来讲,在每一颗卫星的研发过程中,都会准备一颗相同的备用卫星。???..coM

如果说,第一颗卫星因为意外情况,发射失败了。

那样的话,备用卫星就可以马上顶上去,代替完成上一颗卫星的使命。

如果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备用卫星可能会用于其他的用途,或者干脆就不会再使用了。

这一次,由于徐佑优化了卫星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