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各方心思(2 / 3)

狗苟。

孙传庭突然站起来说了一番话,明显是看穿了左光斗的意图,直接在陆园里给孙易发定了罪。

沈光祚心里很欣慰孙传庭可以看穿左光斗的意图,却也知道,没在宦海这么多年,很难揣测出一位朝廷大员的心思。

即便是有灵敏的政堂嗅觉也不可能,需要在朝堂宦海里沉浮多年的经历。

偏偏以孙传庭还是一名少年的年纪,又没在朝廷里当过官,不可能拥有宦海经历。

孙传庭在站起来以前,与旁边的那人有着一番交谈。

这么说来的话……

沈光祚不免把这一切归根究底在了李冕身上,他同样也是一名年轻人,应该是做过官,官宦生涯却又不长。

沈光祚难得对一名年轻人产生了浓厚兴致,比起侄女沈宜修整天在他耳边念叨的李冕,有兴致多了。

沈光祚看了鄢懋卿一眼,最后把目光定在了左光斗脸上:“孙易发已经亲自认罪了,无需多言,不用三司会审了。”

直到这时,孙易发才反应过来,刚才承认了用石灰酿造白豆腐,相当于承认了用石灰下毒。

孙易发赶紧求助的看向了左光斗,希望继续说出话救他一命,不能轻易的被带到顺天府衙门。

左光斗没有理睬旁边的孙易发,目光一直放在孙传庭身上,很快又放在了他身边的那名年轻人身上。

沈光祚了解孙传庭,左光斗同样是了解他,毕竟是孙公袁公共同的后辈。

孙传庭不想掺合朝廷里的党争,还是会有很多人打他的主意,只要拉拢了他,便掌握了孙公袁公二人留下的一大堆边关旧将。

以孙传庭当前的经历,未曾在朝堂里做过官,不可能看出三司会审的真正意图。

他偏偏看穿了,帮着沈光祚避免了党争的漩涡,直接在陆园里敲定了孙易发的罪名。

前前后后,只与旁边的那名年轻人说了几句话,只有可能是那名年轻人给出的主意了。

孙易发央求了半天,始终没有得到左光斗的回应,只能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坐在孙传庭旁边的李冕也酿造了白豆腐,同样是掺合了石灰,却没有毒死一名京城里的老百姓,用石灰酿造白豆腐绝不会毒死人。万御史被人毒害与我无关,肯定是遭到了其他人的谋害,在白豆腐里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