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绍兴师爷(2 / 3)

何乐而不为。

孙易发先是说出了几个名字,大多是万安的同窗和同年,又说出了这些官员与他父亲的关系。

寒暄过后,这场豆腐宴在他那张嘴巴的巧舌如簧里,险些变成了世伯和世侄的相聚。

万安坐在上首的黄花梨官帽椅上,看着桌面上摆着的天青釉藻盘和折盘,带着几分探究和惊奇的心思。

万安不免对本次的豆腐宴多了几分期许:“本官过去倒也吃过豆腐,从来没见过白嫩如玉的豆腐,难怪贤侄举办了一场豆腐宴,原本以为没有什么稀奇的地方,现在看来,倒是本官孤陋寡闻了。”

孙易发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立即就给白豆腐盖棺定论了:“世伯在外面可吃不到白玉豆腐,这是孙家的秘方,整个京城与只有孙家可以酿造出来。本想在京城里开办几家白豆腐作坊,只是对于经商不是很精通,听说令郎在操持家业方面颇有心得,就想着与令郎一起操办白玉豆腐买卖。”

万安捋着胡须笑了,暗道孙易发会做人,也明白孙易发明明可以独占白玉豆腐的好处,却把他儿子拉进来的意思。

万安兼领着巡城御史,有着稽查地方、厘剔奸弊、绥靖地方的重任。

白玉豆腐买卖有了万安的参与,其他任何小贩都不能贩卖类似白豆腐的豆腐了,不然便是冒用孙家的秘方。

冒用的事情可大可小,一旦涉及了官绅的银利,小贩们就会被明令禁止了。

万安没有立即表态,这种事不方便放在台面上说,更不适合他这个长辈和晚辈孙易发谈论,等到豆腐宴过后,交给次子去谈。

万安面带笑容的说道:“本官今天好好尝尝白玉豆腐的味道,只看卖相就不俗,往后京城人士只会吃白芋豆腐了。”

白豆腐看似是小买卖,卖不了多高价钱的蝇头小利罢了。

老百姓通常认为高高在上的都察院御史,哪里能够看得上这般的小利。

万安作为一名老官僚,深知任何蝇头小利涉及到了京城里的百万民生,就不是小买卖了。

再小的蝇头小利,在百万民生面前往往都会成为漕运盐引那般的大买卖。

主桌上的孙易发万安两人,相处的融洽,一副多年世交的样子。

孙传庭就等着这一刻了,放下松花釉茶杯,笑着看向了一旁的李冕:“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