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沈陈(2 / 3)

木门再次关上了,陈圆圆点亮了厢房里的红罩灯,又拿起几根干柴放在红泥小火炉里,坐上了铜壶。

陈圆圆煮茶的同时,歉意道:“奴家明天还要去东市卖豆腐,院子里还有几斗豆子没有磨完,妹妹如果有什么事,等到明天卖完了豆腐,再来家里详谈。”

沈宜修等不到明天了,迫不及待想与陈圆圆诉说《木兰花令》,扭过垂云髻,看着两名丫鬟说道:“你们去帮圆圆姐把剩下的豆子磨了,回去以后,赏给你们一人一匹杭州织造局产的单红绸缎。”

两名贴身丫鬟虽然是下人,却是服侍沈家嫡长女沈宜修的一等丫鬟,几乎是与江南富户家里的小姐一样。

十指不沾阳春水,更别提磨豆腐了。

不过,两名贴身丫鬟听到赏赐一匹单红绸缎,笑嘻嘻作了一个万福,转身去了院子里。

一名丫鬟负责牵着小毛驴拉磨,另一名丫鬟拿着丝瓜瓤,不停把磨出来的豆浆扫到木桶里。

颇为熟稔,显然不是第一次干这件事了。

“你呀。”陈圆圆无奈的笑了一声,沈宜修又干出了买椟还珠的事情,一匹单红绸缎还是杭州织造局织造出来的绸缎,往往能够卖到一两银子的高价。

沈宜修张嘴就是两匹单红绸缎,随手赏出去了二两银子,比起拖欠的市税还多,磨一个月的豆腐也赚不来这么多的银子。

沈宜修笑着拿出了蜡笺,放在酸枝木翘头案上,娴静脸容比起平时多了几分光彩照人:“这首新词木兰花令是本次兰台诗会最有才气的一篇诗词了,圆圆姐赶紧看看,能否入了你的眼。”

陈圆圆走到五足莲花头面盆架旁边,一双细长玉手放在铜盆里清洗过后,拿起面盆架上的绢布,擦了了手。

她这才接过来蜡笺,展开对折,细细看了起来:“宛君妹妹出生于书香门第,又是有名的大才女,这篇诗词能让你迫不及待的今晚就要与奴家倾诉,想来……咦……”

陈圆圆只是看到开头第一句的‘人生只若如初见’,秋水眸子怔怔不动了,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说不出话来,只是认真看着手里的蜡笺。

沈宜修一直在注意着陈圆圆的神情,展开蜡笺看到《木兰花令》的神情,与她在红樟木大船上一般无二,笑颜逐开了。

她平时说话很少,甚至是让去她家里做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