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无才无德(2 / 3)

来只有几首名篇佳作,仅仅隔了一炷香时间,公子们像是开了窍一样,一个个文思泉涌,突然冒出来十几篇质量上乘的名篇佳作。

在众人的手里不停传看,一起欣赏诗词里的才气,摇头晃脑的进行了一番品头论足,赞叹了诗词的押韵和意境高远,最后流传到喜儿的手里。

由她交给寿宁公主,做出最后的品评,挑选出本次兰台诗会的第一佳作。

孙易发便是拿出了八百两银子的冤大头之一,家里作为世代簪缨的官僚子弟,没有才子们那般的矫情,做事习惯受到了父辈不择手段的影响。

在官场上,正人君子戴不稳乌纱帽,只有不择手段的老官僚方能步步高升。

孙易发‘啪’的一声打开了折扇,深知这次兰台诗会的不公平,最后做出品评的人不是孙公袁公那般秉承公道的德高望重之人。

谁的诗作能够获得头名,在于寿宁公主,这么一来,个人的喜好厌恶就尤为重要了。

孙易发前来参加兰台诗会以后,大致摸清楚了寿宁公主的心思,立即叹了一口气说道:“京城里难得有了今夜的盛世,但凡是有名的才子都到场了,唯独可惜的一件事,缺少了解元公李冕。”

才子们对于李冕的态度,可有可无,在兰台诗会里见了他大多给几分薄面,不来也无妨,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至于孙易发这句话里的可惜,在官绅公子听来没有多少感触,在才子们听来着实可笑,谁都清楚,李冕所谓的解元公是撞了大运获得了嘉祯皇帝的钦点,原来不过是一个排在末尾的寒门读书人。

哪有多少才气,即便是来到了兰台诗会,应该是贻笑大方还差不多。

孙易发看似是为李冕说了一句话,却勾起了才子们心里的不公。

十年寒窗苦读,竟不如某人的运气好,这让才子们心中充满了愤懑。

才子们不敢怪罪嘉祯皇帝,只能把怨气撒在了寒门出身的李冕身上,认为他的存在,便是科举考试最大的不公和笑话。

孙易发这番话勾起了才子们的愤懑不满,难免要说出几句牢骚话,一两个人说倒没什么,大部分才子都在抨击李冕无才无德,就很引人注意了。

寿宁公主与才子们只隔了一面青帷幔,各种愤懑不满的声音,传到了厢房里。

寿宁公主笑了,达到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