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百万漕工(2 / 3)

听着,引人发省。

更多的还是羡慕,心想着他何时也能像李冕这般,可以与孙公袁公两人谈笑风生。

“小传庭啊。”孙公喝了一口新茶,顿时就对小郎君感到了不满:“你到底是老夫的族孙,还是袁公的祖孙,又把冲泡出来的新茶先倒给了老夫。”

新查冲泡出来的第一道,往往不是用来饮用,用来浸泡茶杯,蕴养茶具。

冲泡出来的第二道,才是味道最为适宜的茶汤。

袁公比起孙公刻板严肃的多,提起了孙公的族孙,老脸上多了几分笑意:“老夫作为孙传庭的授业恩师,按照关系上讲,自然比你这个族爷爷亲近一些,当然要给老夫倒上第二道茶汤。”

孙公嘴上在抱怨,脸上却只有满意,自家族孙能被袁公所看重,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说出刚才那番话,并非是想要训斥孙传庭,为的是向袁公说明一件事。

看吧,老夫的族孙对你更加亲近,还不赶紧把你那一身的学识通通毫无保留的教授给孙传庭。

孙公笑着喝了几口茶,还是止不住心里对于废漕改海的兴致,继续询问了起来:“你所说的废漕改海,应该是把漕运改成海运,运送各地的漕粮赶往京城。”

提到了废漕改海四个字,袁公放下了手里的松花釉盖碗,把视线放在了李冕身上。

提着茶壶的孙传庭,放下了手里的松花釉茶壶,不再给族爷爷孙公倒茶了。

喝的过快了,平时像是没有茶叶喝一样,恨不得一个人喝完一整壶的新茶。

孙传庭的小脸带着几分认真,过去见了所谓的大才子钱东涧都是懒得搭理他,吟诵几首酸诗,真把自己当成个人物了。

唯独对李冕这名寒门出身的读书人,还入赘了皇家,被官绅所瞧不起的赘婿,多了几分重视。

李冕先是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通过刚才的闲聊,孙公应该知道,废弃漕运改用海运押送漕粮,倒是可以解决漕粮骤减的弊病。可惜,废漕改海真正的难题,不在于用哪种方式运送漕粮,而在于依附在漕运河道上的数万官僚。”

李冕比谁都清楚废漕改海的好处,也知道其中的难度,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只要能够废漕改海,省去了大大小小的各种盘剥,实现了国库和老百姓直接交接的短平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