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兰台诗会(2 / 3)

筹。”

李冕‘嗯’了一声,算是给了她的这句话一个回应,收起了扁头毛笔,放在哥窑烧制的一方罄口圆肚笔洗里清洗墨汁,照例顺着楼廊去了校场,骑着五明骥出府了。

雉奴的小手托着脸蛋,看着桌案上墨迹还没干的官青纸,呆萌着又在胡思乱想了。

“姑爷去哪里了?”

红桥抱着一堆账册走进了东梢间,只看见雉奴趴在窗棂前,望着廊院的天井发呆,没有瞧见姑爷的影子,甚是奇怪。

姑爷平时只要出门,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雉奴,今天却把雉奴一个人留在了府里。

红桥询问了一句:“姑爷去参加兰台诗会了?”

“啊?”

雉奴呆萌望着天井出神,没有注意到红桥进入了东梢间,被她的声音惊醒,扭过脑袋见她又抱了一堆账册,脸蛋苦了起来:“姑爷没说去,也没说不去,离开书房的时候没有带上兰台诗会的邀帖,应该不会去啦。”

寿宁公主举办的诗会雅集不是在公主府,为了彰显隆重,请来了金水河畔全部有名的清倌人,又从刘瑾手上借来来几艘红樟木大船,在什刹海湖面举办兰台诗会。

不带上销金大红邀帖登不上红樟木大船,参加不了兰台诗会。

红桥听到姑爷李冕大概不会去了,没有任何失望,倒是挺好奇:“姑爷还真是让人猜不透,换成一般的寒门读书人成为了驸马,恨不得整天觥筹交错参加官绅的各种应酬,结交京城里的官绅。京城里的几位老驸马都快五十岁年纪了,还是借着身份的便利,热衷于结交官绅,咱们家姑爷.......自从成亲以来,没有参加过一场宴席,各种诗会雅集也没去过。”

京城里也有淡泊名利的名士,像李冕这般丝毫不关心权势的官绅,从未见过。

雉奴感觉时间差不多了,要去给姑爷烧热水了,小嘴里咬着蜜饯,含糊不清的说了一句:“有屋子住,衣食也无忧,干嘛活得那么累啦。”

红桥登时就噎住了,眸子注视平时迷迷糊糊的雉奴离开东梢间,突然感觉她比起府里的大部分人活得清醒。

就像雉奴所说的那样,人活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屋子和衣食。

已经不缺了,何必还要整天殚精竭虑的累得像个孙子一样。

如今衣食无忧的清闲日子,可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