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话聊(2 / 3)

视线:“想去游船画舫上听曲儿,带上红桥一起过来便是了,不用你掏银子,只是暂时不想去罢了。”

府里对于李冕这位姑爷比较宽待,可以随时进出府里,提出了要求大多都会去办。

只是去游船画舫听曲儿没有问题,管事大娘子红桥还会主动给银子。

李冕放下手里的青花釉瓷碗,朝着两名老者点了点头,准备离开了。

双方都对银锭桥旁的冷淘情有独钟,时间长了,混了一个熟脸,算得上是点头之交了。

李冕还在心里想过他们是什么友,泡友算不上,没在一个瓮堂泡过澡,酒友更不是了,冷淘摊子不卖酒水。

唯一勉强说得过去的说法,应该就是食友了,喜好吃同一样的冷淘。

两名老者没有架子,和善的点了点头,给了李冕一个回应,只不过两人今天的情绪明显不高,带着几分愁容。

孙姓老者往常吃上两碗冷淘,今天吃了两口就吃不下去了,叹气道:“太宗年间通过漕河运到京城的粮税粮食,多达五百零八万八千五百四十四石,到了宣宗年间,一度达到了六百七十四万二千八百五十四石,如今...唉...”

袁姓老者同样是食欲不振,平时钟情的冷淘也没了胃口:“孙公应该看到了历年的漕运账册,宣宗以后,通过漕运运到京城的漕粮逐年递减,今年居然只有一百九十万石漕粮,着实令人触目惊心。”

孙公放下了手里的青花釉瓷碗,吃不下去了,却也没有浪费的心思,交给了身后一名铁塔般的汉子,看他膀大腰圆的样子就不是一般的食量。

铁塔汉子接过来青花釉瓷碗,三两口就把冷淘吃完了,让人看着很有食欲。

孙公依旧没有胃口:“正如袁公所说,漕粮从宣宗年间的六百七十四万二千八百五十四石,骤减到今天的一百九十万石,是一样积攒了多年的弊政了,始终束手无策,不能继续任由漕运弊政持续下去了。”

李冕这段时间听到两人说了很多关于京城各种风闻的趣事,以为两位老者是京城里的大官绅,子侄辈在朝廷里当官,对于朝廷里的各种消息比较灵通。

在听到两名老者谈起了漕粮,话里话外精确知道漕粮的数额,甚至精准到了几石,这两位老者的身份不简单了。

不是谁都能看到漕运的黄册,长平公主照样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