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背刺(2 / 3)

“先生们!我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谁在撒谎?”

海军大臣乔治·艾登和外交大臣帕麦斯顿相互看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之色。

因为双方都没法确定自己手里的情报是真的,但是他们又只有这些情报。

“首相大人,我觉得该多给我们的情报人员一点时间...”

海军大臣乔治·艾登的话点燃了约翰·罗素的怒火。

“什么时候?奥地利人的报纸都已经送到英国了!而我们的情报人员呢!他们在干什么?

如果他们的消息比报纸来得还晚,那我看我们的情报局也没必要存在了!”

约翰·罗素的一番话怼得乔治·艾登哑口无言。

毕竟花费重金的情报局的情报次次都落后于媒体的小道消息实在是有些令人汗颜。

但帕麦斯顿却有不同的看法,他清了清嗓子说道。

“《泰晤士报》每次都能比我们的情报局先拿到情报,这一定是他们和国外势力有所勾结,我提议严查《泰晤士报》,并制定新规整顿报业。”

........

实际上拿钱办事儿的《泰晤士报》确实得罪了很多人,所以一系列关于报业的新规定并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就在英国国会通过了。

不过《泰晤士报》并没有被关闭,谁叫人家后台足够硬呢?

舆论问题好解决,毕竟此时英国人最关心的是经济危机和不断蔓延的饥荒。

由于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的萎缩,清国海盗问题,南洋崛起的新势力,印度王公的叛乱,以及英国商品全球占有率下降、竞争力不足等诸多问题,此时英国人的经济危机比历史同期更加严重。

英伦三岛天灾不断,马铃薯晚疫病的影响范围早就不局限于爱尔兰了。

苏格兰、威尔士、包括英格兰的农场也在遭受着同样的问题,不过历史上由于英国**从美国大量进口粮食,同时对爱尔兰地区进行极限压榨,所以英国本土的灾情似乎并不严重。

然而此时由于边境纠纷一直悬而未决,所以美国**便通过粮食和棉花问题向英国施压。

英国曾经想过用其他途径来解决问题,但是和奥地利的战争将一切的秩序都打乱了。

此时英国人根本不可能再派一支军队去给美国人施压。

而爱尔兰地区则是叛乱和抗税骚乱不断,同时还有大量民众开始举家逃亡,人口过剩的爱尔兰岛上居然一度出现劳动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