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两大难题(3 / 6)

济和军事独立。

此外还要将捷克语列入官方语言,学校中捷克语必须和德语取得相同地位,大学以下更是应该以捷克语为主。

任何政策都需要捷克议会同意才能实行,捷克军队将不会参与奥地利的对外作战。

奥地利**自然不会同意这种离谱的倡议,其实哪怕是一个**再软弱,他们也不会同意直接出让自己的权力。

更何况此时维也纳**只是表面上的混乱,实际上重大决策都是由弗兰茨和索菲夫人完成的。

不过与匈牙利谈判这一条不是,完全是两位**上的新人迫于国内特权阶级的压力做出的错误决定而已。

1848年4月6日,帕拉茨基主导的“波西米亚平权委员会”正式以皇帝拒绝改革为由宣布起义。

起义的先锋自然是布拉格大学的学生,这些热血青年平日里就与德意志派相互敌视,此时自然冲在了最前方。

那些小店主、小商人、小贵族则是起义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人数多、武器好、还有专业的技能。

不过总体而言,捷克民族主义者的人数依然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起义依然发生了。

这其实和当地驻军的最高长官温迪施格雷茨亲王脱不开关系,他倒不是捷克民族主义者,但他也绝不是德意志民族主义者。

温迪施格雷茨亲王是一位典型的贵族官僚,他依然奉行梅特涅那套民族制衡理论,那就是让国内的民族相互敌视,这样奥地利**就能从中渔利。

所以手握重兵的温迪施格雷茨亲王在确定了捷克人打击的目标是城内的德意志人和犹太人的时候居然选择了坐视起义的发生。

这里的德意志人中大多数并不是奥地利人,而是从其他德意志邦联到波西米亚定居和经商的。

至于犹太人那就更不用说了,收拾他们在温迪施格雷茨亲王眼中那简直就是替天行道。

双方的战斗在温迪施格雷茨亲王看来完全是在狗咬狗,他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让他们打,等这群人打累了自己再出去收拾残局。

这样既能节省兵力的消耗,又能找个好理由狠狠胖揍一顿那些所谓的民族主义者。

除此之外,温迪施格雷茨亲王也有自己的私心,他作为奥地利帝国的顶级贵族之一自然和那些被弗兰茨整治的特权阶级关系密切。

温迪施格雷茨亲王为了自己和家族考虑,他觉得应该加强自己手中的权柄,至少不能和维也纳那些家伙一样,最后在皇家的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