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科学家们(3)(2 / 3)

的年薪也差不多,通常在1000到2000法郎之间(这里用的是书中的兑换比,1弗罗林=2法郎。)

相比之下普鲁士和美国的教授待遇要好得多,前者的年薪通常在800到1200塔勒之间(这里用的是书中的兑换比,1塔勒=15弗罗林。)

后者理论上讲年薪可以达到600-2000美元(1200-4000弗罗林),不过可能会有一些克扣,或者是欠薪的现象发生,实际收入会不及预期。

这个时代教授待遇最好的是英国,通常在300-1000英镑之间(3000-10000弗罗林),而部分名校的知名教授甚至会突破这一界限。

不过即便是一位英国的知名教授,十万弗罗林的奖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顺带提一句,这个时代待遇最差的是亚平宁地区的教授们,他们的收入仅比熟练工人高一些。

撒丁王国的顶级物理学教授也仅有500弗罗林的年薪,而教皇国最有名的水利和建筑学专家只有300弗罗林的年薪。

两西西里王国的教授们甚至不得不去兼职干农活和手工业才能养活自己的家人,不过两西西里王国的情况和奥地利差不多很多教授本身就是有钱人并不靠薪水过活。

至于俄国也与法国和奥地利差不多,只不过收入可能会相对较少一点,但社会地位远不及在奥地利和法国的同行们,这主要是他们遇到了一个尚武的皇帝。

艾蒂安·勒努瓦,第一个发明可实用内燃机的发明家。

实际上他除了内燃机以外,还有很多发明,只不过这些往往都是半成品,所以最终导致这位伟大的发明家饿死街头。

历史上艾蒂安·勒努瓦是比利时人,只不过由于一场卢森堡危机,他所生活的西卢森堡省已经划归到卢森堡大公国境内了,所以他此时便成了一名德意志人。

这位老兄的经历可谓是倒霉至极,父母都是小镇城乡结合部老实巴交的手工艺人。

但艾蒂安·勒努瓦不甘心一辈子就当个“踩缝纫机的”,于是乎在十六岁时不辞而别前往当时的世界之都——巴黎。

然而一个没钱,没学历,没经验,更没人脉,未成年的乡下小子能在巴黎混出名堂就怪了。

彼时那个声称“混不好就不回来了”的艾蒂安·勒努瓦只能从“bboy”混起,但即便用了四年时间也没被允许学习任何技术。

“bboy”指最低级的搬运工,连学徒工都算不上,非常遭人鄙视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