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欢迎来到巴尔干(2 / 3)

情心的“好亲戚”。比如他的姑妈索菲夫人与自己的表弟弗兰茨。

由于奥地利帝国的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很快,所以自然会产生很多“淘汰品”,这些东西通常会送到殖民地,或者是卖给俄罗斯这种有需求的国家。

不过既然是亲戚那就半卖半送好了,甚至还可以搞个分期付款什么的。

于是乎一个人口只有八十多万的小国,居然让奥托一世拉出了一支四万人的队伍。

当然这四万人并不是职业军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类似于唐朝时期的府兵,他们平时是农民和工匠,在发生战争时期才会应征入伍。x33

(历史上此时希腊的兵力只有8000人,其中还包括3000拱卫王宫的禁卫军。)

当时的希腊**非常穷,所以出售一些武器来维持财政平衡也是十分必要的。

于是乎阿尔巴尼亚南部的市场突然出现了大批来自希腊的武器,这些武器的价格比奥斯曼帝国的制式武器更加廉价,性能更加优越,最关键的是出现得十分及时。

毕竟英国和奥地利人都声称要替奥斯曼苏丹平定叛乱和割据势力,而那些“叛乱分子”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

实际上奥地利在阿尔巴尼亚北部山区的行动迅速而血腥,虽然竭力封锁消息,但是南部的阿尔巴尼亚人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所以当英国人抵达之后,他们发现的是一座座废弃的庄园和守卫森严的堡垒。

当然阿尔巴尼亚人自以为坚固的堡垒,在英国人的火力面前就和饼干做的房子没什么区别。

于是乎英国人开始了如往常一般地四处劫掠,一座座坞堡被新式火炮轻易撬开,但这也坚定了当地人的抵抗决心。

毕竟东部山区的希腊人一点也不想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土地,阿尔巴尼亚人只能选择留在平原地区和英国人继续作战。

好在英军的人数并不多,所以没法占领太多的地方。实际上英国人也并没有占领整个阿尔巴尼亚的计划,他们只是为了防止奥地利人冲出奥特朗托海峡而已。

不到三千人的英军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城市和港口中,最小的哨站甚至只有几名英军,这就给了阿尔巴尼亚反抗军可趁之机。

后者可以在短时间内集结大量兵力去围攻英军的小股部队,这种战法让英国人非常不爽。

但是不派小股部队出去就没法收税,没有税收就没法缴纳那一百万奥斯曼里拉的代管费,更没有足够的资金维持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