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阿尔萨斯-洛林(2 / 3)

是末代洛林公爵,而其母系祖先也是曾统治过阿尔萨斯。

历史上法、奥两国对于该地区进行了反复的争夺,不过在拿破仑战争之后包括英国在内的列强都希望将其变成奥地利的飞地。

但是过于自信的弗兰茨二世非要搞一个民意调查,结果当地80的人表示愿意留在法国。

好面子的老皇帝只能将其拱手让人。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曾经的法国是欧洲文明、「民主」的灯塔,奥地利帝国封建扭曲的怪物。

而现在后者的经济发展速度要远强于前者,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x33

再加上法国**不分青红皂白地**,让当地的德意志人不禁开始动摇起来。

尤其是那些没有经过法国大革命的年轻人,他们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要爱压迫自己的人,爱那些视他们为草芥的人。

虽然效忠法国的传统一时无法改变,但是这些事却像一颗钉子一样了法兰西裂缝之中。

分裂主义的种子已经种下,至于法兰西是靠它自身的光和热为其驱散阴霾,还是用鲜血和罪恶浇灌助其生长那就不得而知了。

()实际上这场战争严格意义上讲是法国对德意志邦联宣战,奥地利、普鲁士等国被迫迎战。

毕竟路易·菲利普可是声称要将德意志人付出血的代价,而非要追根溯源沙皇也有德意志血统,英国王室更是从德意志地区送出去的。

如此四舍五入之下,路易·菲利普就是在向全欧洲宣战。

其实关于如何惩戒法国,德意志邦联内部曾经出现过一场辩论。

普鲁士希望自己可以接管阿尔萨斯-洛林两地,毕竟他们随时都会受到法兰西的威胁。

(阿尔萨斯-洛林是重要工业区,生产优质的煤铁资源,可以进一步促进莱茵地区的发展。划掉)

巴登也不甘示弱,表示自己也是德意志邦联的一员,而且同样具有地理优势,应该与普鲁士「平分」阿尔萨斯和洛林。

巴伐利亚则表示自己飞地比较多,对于治理飞地比较有经验,应该由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统治阿尔萨斯-洛林。

其他强邦对于阿尔萨斯-洛林的富饶和潜力也是垂涎三尺,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甚至还有国家代表提议轮流统治的。x33

卢森堡等小邦国则是希望阿尔萨斯-洛林能成为议会制国家,以独立国家的身份加入到德意志邦联之中。

支持奥地利的国家则提议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