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有始有终(2 / 3)

建一支军队,并且承包下州防务。

这种所谓的民兵团自然不会重视所谓的“人才”,而是注重效益。那么什么样的兵团效益才是最高呢?

答桉是吃空饷,雇临时工。所以前任德克萨斯总督才说,自己有把握拿回法兰西曾经失去的土地。

有趣的是,此时的美军实际上对法军并没有什么忌惮,甚至还觉得散兵加排队枪毙的战术十分可笑。

最好笑的是法国人的骑兵在冲锋时居然会使用马刀,而不是更有效率的**。

要知道在美国就连小孩子都知道,一名牛仔可以同时对付十二名印第安人,因为一名牛仔枪里只有十二发子弹。(当时的冷笑话)

约翰·泰勒是个很务实的人,他不相信那些整天坐在屋子里的将军,他派人去边境的民团中,问当地的士兵法国人究竟实力如何?

得到的结果让其感到振奋,法军早已不堪一击。

不过俄勒冈的英国人却是实打实地威胁,帕麦斯顿这个人非常难缠,而那些西部移民又似乎只在乎眼前的利益。

美利坚在这条通往太平洋的路上似乎占尽了优势,但是却始终无法逾越这道障碍。

老实说这次帕麦斯顿可谓是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鞠躬尽瘁了,拒绝执行托利党外交大臣的绥靖政策,用几千殖民军和美国十几万移民斗智斗勇,并且忽悠得对方生活几乎不能自理,真可谓是神来之笔。x33

不过他的这一系列逆天操作,却让加拿大总督查尔斯·梅特卡夫爵士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要知道后者刚一上任就被约翰·泰勒强迫着重修了美加边界,之后的一系列事件中更是被其压得抬不起头了。

但是此时前者刚来就将俄勒冈地区的美加局势逆转,这样更加显得他无能。于是乎约翰·泰勒和这位加拿大总督同时祭出了绝招,就是出钱贿赂英国高官。

钱到位,事儿就好办,很快白厅(对英国伦敦**的另外一个称呼)就下达命令,将帕麦斯顿调往印度殖民地。

至于理由,那当然是要多少有多少,而且平日里这位盛气凌人的**家得罪的人多了去了。

此时想看他倒霉的人自然也很多,毕竟印度现在可是个火药桶,内部起义不断,外部还有锡克帝国和阿富汗帝国两大强敌。

他也很无奈,不过这位反复横跳的天才没法违抗伦敦的命令,哪怕他想越级向女王求助,可是帕麦斯顿在温莎城堡干的那档子事儿,十分看重道德的维多利亚可不会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