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衣服穿(2 / 3)

获得一份还算是有稳定收入的工作,比如为皇帝的生日举办的庆典、以及公共工程竣工仪式、还有弗兰茨和一众知名的音乐界大师们公开创作的《逆浪千秋》等等。

由于艺术鉴赏市场的日渐兴旺和随之而来的激烈竞争,几乎所有的工艺品价格都被拉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胜出的卷王们的收入也和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从理论上讲,在这个艺术和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像维也纳美术学院这种历史悠久的老牌学府应该没有理由衰落才对。

然而维也纳的艺术界的竞争甚至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导致很多学生毕业之后获得的工作收入连街头的流浪画家都不如。

这让人们对这所古老学院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同时本该作为维也纳艺术学院经费的重要来源–潜在的女性学生们,此时都纷纷选择了维也纳皇家女子学院。

过去一些十分宠溺女儿的大贵族们会将她们送去帝国首都的艺术学院就读,这样既能让女孩儿们得到释放,又不违反贵族的道德。

可是随着维也纳皇家女子学院的横空出世,让不少贵族都改变了自己的初衷。

虽然维也纳在女子教育方面可以说是比较宽松的,但是现在整个社会的主流依然认为此举是在浪费金钱和培养“巫婆”。

而这次由皇室主动牵头,假如此时的君主是个没有精神或生理疾病的正常人,也许还会有人提出异议。

然而在维也纳中央公园举行的那场辩论之后,便再没人有这种感观了。

毕竟斐迪南一世和他的弟弟弗兰茨·卡尔大公都不属于正常人这一范畴,因此没人会在意他们的输赢,但要是换到自己头上,后果就截然不同了。一旦输了轻则英名尽毁,重则粉身碎骨。

本来哈布斯堡皇室是以仁慈而着称的,但是随着教会势力的复苏,本能的警惕心理使得他们充当皇室黑手套的意愿比以前更加强烈了。

原因非常简单,帝国内部除了皇室外谁都治不了教会。“既然打不过,那么就加入”这条准则从来都是贵族们的生存之道。

可这么一来却让维也纳美术学院丧失了,重要的经济来源。

此时他们只能选择严进严出,来重新提高自己的声望。

而弗兰茨的提议,就如甘霖一般,让其重新焕发了生机。

除了服装设计专业以外,在弗兰茨的建议下,维也纳美术学院还开设了广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