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贝鲁特之战(下)(2 / 3)

才会患得患失。

卡特上校也有些诧异,之前这些苏丹土人十分胆小,见到大炮逃跑,见到枪口逃跑,见到刺刀也逃跑,今天怎么会这么勇勐。难道之前都是埃及在演戏?可这戏演的也太逼真些了。

埃及的士兵看到那些苏丹土人如此勇勐,也都忍不住叫起好来。

可冲到半路的苏丹土人中突然有人丢掉了武器,紧接着其他的土人也纷纷丢掉武器。正当双方都不明所以的时候,那些土人突然高举双手用蹩脚的英语喊道“我投降。”x33

这一出滑跪投降,让双方都有些绷不住。

于是乎双方的统帅都下令让大部队前进,大战一触即发。

联军方面使用的是传统的横列,加上散兵线,而易卜拉欣采用的则是拿破仑式的纵队加散兵线,再加上他们手中的查尔维尔**,简直就是法国非洲分舵。

这里一定会有人有疑问,为什么联军刚刚打掉了埃及人的散兵,现在易卜拉欣又从哪里弄来的散兵线。

其实这很简单,埃及的散兵线就是拿着线膛枪的普通步兵而已。让那些线列步兵拿上线膛枪,代替那些阵亡的散兵,这就是易卜拉欣的做法。

当然这种散兵线的战斗力不用猜也知道,很快就被联军的散兵打得溃不成军。

而纵队冲锋的埃及军队也遭到了炮火的重点照顾,这一次加农炮换上了实心弹。灼热的铁球冲炮膛之中飞出,正中埃及人的队伍,炮弹像打保龄球一样在埃及的队列中带起一道粗重的血线。

英军集中他们所有的火炮对着埃及的队列轰击,这种用于海战的重炮对于步兵来说实在是太恐怖了。

只要被这种32磅炮的炮弹击中,即使命中的是手脚,也能将人整个带得飞起来,之后就像一滩烂泥一样摔在地上。

如果直接被命中躯干或者是头部,那就会造成一片腥风血雨,让周围的同袍们san值狂掉。

那些侥幸没被实心弹击中的埃及士兵还没来得及高兴,奥地利人带来的八磅榴弹炮就开火了。

作为专门对付步兵的火炮,还亲切地为埃及人配备了榴霰弹,这种恐怖的大杀器。

虽然这种炮弹是英国人发明的,但是奥地利人只买了一发炮弹就彷制出来了,并且为它取了一个新名字“榴散弹”。

国家之间相互剽窃武器设计是常有的事,英国人的专利局要1852年才会建立,此时想要跨国维权根本就是天方夜谈。

所以无数的穿越者才会飞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