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教堂、医院、兵工厂(2 / 3)

后劲不足并且会给国家造成经济压力。

而将教育当成产业,很快又会有新的问题,那就是所有资源不可避免地流向权贵,最后变成一场富人的游戏。

然后阶级固化,就像现在的奥地利一样。很多贵族不但有官职,同时还是资本家,并且受过高等教育。

与历史的刻板印象不同,这一时期的贵族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较高的素质,并不全是肥肠满脑、不学无术的畸形怪胎。

多普勒如果不是遇到了弗兰茨,他现在还在当初中老师,这还要多亏他出生在一个石匠世家,才有钱供他读书。

孟德尔如果不是得到了一位贵族的康慨资助,他此时只能和他的父亲一起为别人修剪草坪。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为了生计打算放弃他热爱的自然科学,报考柏林医学院,并且准备服役八年来偿还自己的学费。

弗兰茨只用了每年300弗罗林的奖学金就将其骗到维也纳,当然工作也给他安排好了,1843年一毕业他就会进入维也纳皇家女子学院,到时候他是喜欢教书还是做实验都随他便。

其实,不只是工作,就连他的终身大事,弗兰茨也都替他准备好了。而且那些贵族女子,是不会轻易和他私奔的。

反正历史上这货也是一边行医,一边用闲暇时间写出那些物理学巨着。换了一个学术氛围更好的地方,没理由变得更差才对。

其实这货除了物理以外,在行医的同时还在生理学、化学、数学、哲学、美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就和之前提到的两位一样是个完全超越时代的天才。

从特蕾莎女皇时期起,教育就一直是打破阶层壁垒的重要手段。只有阶级间的流动,才能给社会带来足够活力。x33

当年的西班牙淘金者们如此,英国的海盗亦如此,曾经单挑欧洲的法国也是如此。

隔壁的奥斯曼马哈茂德二世远见卓识,手腕高明,意志坚定,手下也不乏忠臣良将,更是涌现了一大批改革家,然而他却败了,败得很惨。

十九世纪是一个进步飞速的时代,此时弗兰茨还能被认为是一个天才,可再过十几年就只能是一个普通大学生的水平了,如果过上几十年也许就是一个高中生也说不定。

所以教育将是奥地利帝国的重中之重,在蒂罗尔和真腊的实验仅仅是个开始。

教会医院,是弗兰茨为了传播中医准备的。

此时的西方医学刚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