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位卑不敢忘忧国(2 / 3)

/p>

徐清婉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这些消息都是从江北传过来的。

苏宸实话实说道:“蜀国的朝政我不了解,他们的军队有多少,兵甲如何,军粮是否足够,国主是否有魄力等等,我都不清楚,所以,也无法为蜀国想出策略了。不过,我身为唐国人,有时候也在考虑,唐国将来该如何面对宋军进攻,我们又该如何拉拢盟友,让唐国转危为安。”

徐清婉问道:“那你想到没有?”

>

苏宸侃侃而谈道:“无非两点,一是壮大自己,这是根本,打铁还需自身硬;二是结交盟友,让他人明白唇亡齿寒,需要团结起来共同抗衡宋国的强大。”

徐婉清好奇道:“以轩,你是不是已在未雨绸缪,为这些国事做考虑了?”

苏宸沉默了一下,微微点头道:“这也是我选择科举的原因,入仕做官,可以为唐国出更多的力,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借助孙党推行,或许能够强化唐国的实力。”

“在盟友方面,可以远交近攻,一方面派人与草原契丹、夏州党项,西北麟州藩镇折府等沟通,拖住宋国用兵,另一方面收拾名存实亡的闽国,取得福州、泉州、漳州三地,这样把唐国东南与海岸线打通,可以在那里晒盐,也能够扩大航海交流,获取更多的商贸往来,解决唐国日益窘迫的财政和国库空缺。”

这些都是苏宸最近读书闲暇之余,为唐国最近考虑的应对困局之策,虽然还不成熟,甚至还有许多细节没有讲,但整体的思路,还是有可取之处。

徐才女听完之后,对苏宸的独到见解,表示惊叹,看了他不单单是文采出众的文豪才子,更有治国理政的才能,日后出将入相都有可能。

徐清婉有些激动叹道:“那就期待以轩可以进士及第,然后顺利为官,为朝廷进言,挽救国本。”

苏宸听着才女的高捧之言,苦涩一笑,说道:“没有那么容易,其实,我觉得唐国跟宋国相比,除了国力和军力这些,还欠缺了一股精神。江南靡靡之风盛行,重文抑武,不干实务,百姓们身上都缺少一股血气。”

“血气?”徐清婉露出狐疑。

苏宸说道:“就是敢拼杀,敢流血,敢牺牲的血勇之气,目前江左百姓沉迷歌舞升平,如同盛世一般,这是唐国之初三十年无大战事,休养生息后,给百姓们带来的错觉。所以在数年前,江北十三州沦陷才会那么容易,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