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章 三房置地(1 / 3)

>

一座府邸,最怕有两个声音。

何况姚家后院还有顾清菱这尊大佛,姚大夫人看似掌着管家之权,她却管不到老太君头上,也管不住姚二夫人院里的人。

剩下的,才是姚大夫人手中的权利。

姚大夫人的困境,顾清菱不是没看到,但她不觉得有任何问题。

姚家看似还没分家,但顾清菱已经提前析产,各房管各房的,公共区别归姚大夫人,出门的代表也是姚大夫人。

顾清菱并不觉得自己处事不地道,对姚大夫人有些不公平,她只是觉得,亲兄弟明算账,总比一笔糊涂账要好。

所谓“锱铢必较”,其实也是因为不够富裕。

手有闲钱,才不会跟人斤斤计较,会跟人斤斤计较的,也有可能是因为太穷了。

所以顾清菱才会那么大方,给了姚大夫人、姚二夫人那么多东西,就是希望她俩手里捏着钱,底气足了,也就不会老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了。

最好的例子就是姚二夫人,她手里握着金陵的百香阁、拍卖行以后,不就没像以前那样一直盯着管家权了?

而姚大夫人有了京城的百香阁,又有管家权在手,不也没“计较”顾清菱把金陵这边的东西分给姚二夫人了?

至于三房,目前还在跟着大房、二房吃肉汤,能吃到多少,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姚三爷跟在姚大爷、姚二爷身后,分到了不少活,也借着姚氏书坊、姚氏书店的名义接触了一些大商人,学着姚二爷跟钱老爷谈合作的样子,跟他们谈了起来。

做为中间人,若是生意谈成了,自然是有提成的。

姚三爷分不到大头,但小头多了,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另一边,姚三夫人跟着姚大夫人、姚二夫人**后面,也谈了几笔跟百香阁有关的买卖。

姚大夫人、姚二夫人见她没跟自己抢,也乐得卖个面子,跟姚三夫人拉线的商人合作。

如此再三,三房看着不起眼,但其实手里已经有了些小钱。

姚三夫人还跟姚三爷商量着,避开老太君、大房、二房买地置庄子。

“做生意,我们肯定是比不过大嫂、二嫂她们的,人脉也不够,我们跟在她们生活跟些汤就行了,但这地一定要买。”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