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全面产业转移(2 / 5)

布局。成本确实下来了,但前提是米国得保持着绝对的领先的地位才能让这套体系维持。

前些年夏国崛起,一直当老二,就已经把米国这一套东西挤兑得非常难受了。米国现在维持这套全球布局的体系其实已经是亏本经营,但它无法一下子抽身,因为国内产业空心化,没有足够的基础来接纳整套体系,还得从头建设,然后才能回来。

在外面浪惯了的资本,商人这时候就未必会回到米国重新发展,谁都是看利益的。米国这个做法,典型就是撒出去容易,收回来难。

欧盟吸取了教训,把布局尽量安排在欧盟范围,极少数替代性高的产业才散出去。但是这么多国家共同打造的工业基础,也是离心离德,各怀鬼胎,很容易内部卡脖子。

毛熊那边也别提了,有重工业,没有轻工业,高科技产业很差。算来算去,夏国才是真正意义上有齐全工业基础的国家。

以前夏国亏本养了很多部门,在长天科技的带动下,这些亏钱的部门竟然扭亏为盈了。长天科技的产业太多,太杂,太全,只要有用的部门,总有一口饭吃。

此番帮助南非建立工业基础,不意味着夏国会放弃原有的工业基础。南非搞的是相当于是为长天科技服务,夏国自己搞的,是为整个国家考虑。

长天科技声明中还提及两点。

第一点就是长天科技不会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第一站选择南非是因为经营时间长,那边的政策好。其他国家还有机会,世界那么大,怎么可能就发展南非一个海外综合基地?想拿下长天科技转移的产业,就好好想想优惠政策,别不知道好歹。

第二点就是说,哪怕成为了长天科技的基地,接纳了长天科技的产业。也不意味着以后就不走了。要是政策不合适,环境恶劣,长天科技说走就要走。那些东西丢了就丢了,也不怕别人从中搞到技术。相反,还要继续求着长天科技后期维护,后期服务。

这就要求接纳产业的国家不断更新,不断进步,跟上长天科技的要求。

通告出来后,很多国家垂手顿足,但也没觉得太过意外,毕竟南非是长天科技的后花园,这也是情理之中。自己要做的就是赶紧对国内进行整顿,教育,基建,土地,治安一个都没拉下,以图日后能加分,拿下长天科技转移出去的低端产业链。

越国懵了,他们没想到长天科技那么果断,竟然没有跟越国再次商谈。

对于夏国,整个越国的情绪是非常拧巴的。一方面,越国的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