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联合提名诺贝尔(2 / 5)

家夏国的科技公司和个人有过这样的待遇。

不少夏国的科研人士看到了相关新闻媒体的报道之后,心中更是无比的震撼。

国内可没有任何一家学术机构或者是高校能够如此淡定地和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团队谈笑风生。

更不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再加上长天科技直接对国内宣布,可以公开马歇尔的礼物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科研资料,这种大气的品质和技术自信,更是网络一大票的国内粉丝。

水木大学生命科学院大三的学生王小平, 看着相关报道之后,已经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他决定放弃水木大学保研的机会, 他希望能够进入长天科技的研究生学院, 跟随长天科技的优秀科研团队学习科研。

王小平觉得长天科技的那种氛围才真正是科研工作者的天堂。

宋怡和陈潇留在了燕京,宋怡将《燕京晚报》关于这一次交流的报道递给了陈潇。

宋怡还是有一些骄傲的说道:“没有想到媒体界能够给予我们如此高的评价。”

陈潇看到报道的内容之后, 并没有很兴奋, 而是笑了一声说道:“其实这一份报道本身就是不自信。”

宋怡有一些奇怪了疑惑着问道:“老板这话怎么说?”

陈潇提到,“你难道没有发现吗,这一篇报道在表面上虽然是在夸奖咱们长天科技的科研团队,但是他之所以夸奖,那是因为诺贝尔奖得主马歇尔先生,来到夏国和我们交流,这些媒体的爽点在于马歇尔先生,而不是我们长天科技。”

其实也不要责怪这个时代的媒体。

因为在这個年代的人看来,诺贝尔奖是夏国科学界无法逾越的一座高山。

陈潇也记得自己在高中的时候,只要上数理化的课堂,老师们都会十分遗憾地说,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名夏国人获得过该奖项。

但是只有陈潇自己心中很清楚,夏国人要在科研行业取得成绩,并不是要让更多的人获得诺贝尔奖,也不是要多少人能够在《自然》或者《细胞》等重磅学术期刊上面发表过论文。

而是夏国人应该设立影响力比诺贝尔奖更大的科学奖项,创立影响力比《细胞》《自然》等更大的学术性期刊。

要完成这两件事情,并不是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