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到底是谁失去了机会?(2更)(2 / 3)

提出和联翔共同成立一家子公司,其目的有二。

第1个当然是更好的推广碳晶硬盘。

有联翔的供货和生产渠道,以及已经比较牢固的市场,要想普及碳晶硬盘,不过是顺水推舟之事。

长天科技进行过推算,要是能够和联翔成立子公司,长天科技的硬盘生产能够提高很大一个级别。

3~5年碳晶硬盘必定会成为全球的主流存储设备。

第2个目的就是希望以子公司为基础,整合联翔的半导体精英团队,为陈潇今后的科技延伸服务。

陈潇有很强烈的预感,下一项科技树应该是优化碳晶存储,让碳晶存储技术能够适用于内存。

如果这个技术被开发出来,长天科技绝对会成为半导体行业的巨无霸之一。

别的不说,未来10多20年的现金肯定不用愁了。

>

陈潇从此时开始不再升级科技树,也可以闭着眼睛数钱,潇洒过一辈子。

但是这些事情必定要有人来做,依靠陈潇一人肯定不行。

现在联翔拒绝合作,陈潇也失去了这样一个短时间内网络大量人才的机会。

陈潇看着联翔的公告,将报纸递给王翔等人说道:“学习学习,大家都学习学习!这才是大公司的公关水平!”

“这份声明滴水不漏,虽然没有责怪长天科技,但是媒体报道出来,就是责怪长天科技狮子大开口了。”

媒体的报道已经倾向于联翔,并且批评长天科技的提议不切实际。

网络媒体还好,毕竟大部分网络门户都是白度的好朋友,在新闻报道的用词上比较中立。

但是纸质媒体就比较极端了。

《电脑报》就以“碳晶硬盘是否值半个联翔?”为题目对长天科技和联翔之间的谈判进行了报道,直指长天科技的要求不符实际。

《新燕京报》更是以“再有意义的发明都离不开利益的索求”为标题对长天科技进行了讽刺。

还好,2001年还没有微博头条等自媒体。

媒体对这件事的谈论也仅限于纸质媒体和网络。

普通的市民就算是对这件事有看法,也最多和自己的朋友摆谈几句,不会把自己的观点传播到互联网上,也不会引起群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