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同喜同喜(1 / 6)

大国风华 丰本 2179 字 2023-04-30

>

提到1984年,对于民营企业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把该年称为民营企业的元年。

这一年,下海是最时髦的词汇,以至于有人用「全民经商潮」来形容。

后世,许多媒体都会将满门忠烈的电脑公司,靠着搞来车皮完成发家的这时还叫现代仪器销售中心的完科房地产,并称为民营企业的代表。

而在事实上,这些代表在成立的初期,全部都属于国有企业,要么像前者一样挂靠在科学院,要么像后者挂靠在商贸局下,随着后续企改的股权转移变为股份制公司。

当然,这不是说该年度民营企业元年的称号有误,因为就在这年将要过完的11月份,真正意义上的民营公司,也是共和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张私营企业营业执照所有者——「大联光彩实业公司」拿到了它的出生证。

光彩实业公司,名字很大,毕竟有实业这个说法,猛一看肯定会以为是生产制造类企业,其实是家专门给人拍照的照相馆。

由于有着杨家老爷子的记忆帮助,杨蕾很快就通过政务院的熟人,拿到了关于这家公司获批的消息,只感觉自己的任务快要完成时,不想就被人泼了盆凉水:「只是人家那公司是和外资合作,上面才看着能吸引来外汇才批准的,你这个真想要办下来,还得让你家老爷子出面才行。」???..coM

「好,谢了姐们,我现在就去东来顺订个锅子,咱们中午边吃边聊。」

心中有些凉的杨蕾却没气馁,笑眯眯的随口约了顿午饭,便挎着包出了有些寂静的办公室,将水泥地面踩的哒哒哒出了小楼。

出于谨慎的原因,杨蕾跑来打听消息时,并未实话实说的是给人打工,而是打着自己想要开公司的名义,于是人家按照正常逻辑去指点,这也在预料之中。

毕竟,这会儿满大街都是下海创业的报道,好像只要一个猛子扎下去,那公司和钱就滚滚而来了。

当然,现在能够搞到公司介绍信的,还真或多或少的有些钱。

再加上杨家的身份加持,杨蕾便没怎么费劲就拿到了想要的结果——公司可以办,但是需要费点劲。

至于后面指点的需要外汇,甚至需要找到老爷子出马,她是压根没往心里去。

因为,杨蕾很清楚什么叫公私之分,飞快到了小楼前的停车处拉开车门,顶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