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为了批判(1 / 4)

大国风华 丰本 1469 字 2023-04-30

>

数理化自学丛书还没消息,这让出了图书室的郑建国莫名有些烦躁,接着想起先前和那群“孩子”计较的事儿,脸上不禁露出了苦笑。

这并不是他的性格所能干出的,最正常的应对办法应该是直接无视掉,便足以摆脱这群“孩子”的纠缠,他们是不敢向自己挑衅的,哪怕有人想那么干,也有人会想到这点。

和推荐上大学一样,这会儿的初中毕业上高中,同样需要居委会和大队进行推荐,学习成绩的关注则因城社不同带有差异。

城市里的初中生对于能不能上高中还是比较看重成绩,而公社和大队则正好相反,成绩一般还想读书家里又支持的才能进入推荐名单,单是这三条就把绝大多数的初中生们刷了下去。

这些初中生学习一般的比较多,然而想读书的并不多,高中毕业又上不了大学。

虽然上学不需要支付学习费用,但是学生的吃喝拉撒都是要钱的,同时还会产生书本文具的杂项支出。

最重要的是其他人家的孩子都能跟着出工挣工分了,自家的不光挣不了工分还要额外花钱,于是每年各个大队里的推荐名单上只有小猫两三只。

而放在郑家,作为三代单传的独苗苗,郑建国上面还有四个姐姐,父母又算是年轻力壮正当年的年纪。

郑富贵还干了十几年的赤脚大夫,这么长的时间里不说积聚了多少人脉关系,总是在三里堡大队混了个脸熟。

而且家里还不缺他这个劳力,郑富贵杜小妹又支持他去上,所以那年便把这个名额给了他,可笑那群“孩子”还以为双方的身份相同!

将先前的浮躁扔在脑后,郑建国回到教室里看到同学们都趴在了桌子上,知道这些是在趁着午饭的时间休息下,轻手轻脚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郝运好像回家了到这会儿还没回来,便拿着笔记本出来看。

英语的学习比较难,这会儿又没有老师,郑建国没一会就看的头昏脑涨,虽然感觉这样学不行,可想想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去改善。

这会儿大家学的都是哑巴英语,便是有那懂的老师也是勉强的往外蹦单词。

想要熟练的说完一句话,那得是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出身才行,可惜就他所知这所学校里没个是英语专业的大学生。

“郑建国,关老师让你去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