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反击(2 / 3)

本就不怵他,风轻云淡的说道:

“叶大顺的档案,这几年似乎一直都是由明义组长亲自主笔和批语的。

如果只看这几年的档案,叶大顺的表现确实如明义组长所说的那样。

但他五年前的档案应该还有保留吧?他以前的表现似乎并没有这么好。

包括他这几年的表现,官僚习气严重,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我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我不知道明义组长为什么对他的这些表现视而不见,但就像你说的,咱们人事干布对于一个人的评价要实事求是,出了问题是要负责的。”

郑学文作为一科科长,对于总厂的这些干布同样了如指掌,叶大顺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心里也很清楚。

>

叶大顺的风评确实不太好,但这个人根正苗红又特别会做人,在厂里还是挺吃得开的。???.biQuPai.coM

郑学文本人和这个叶大顺没什么交集,但袁凯旋和他提过一嘴,特别看好这个叶大顺接任行动科副课长的职务。

他好不容易把袁凯旋争取到自己这一边,自然不会在这么一点小事上驳了他的面子。

所以说,流程虽然还在走,但这个提名在一科内部已经提前有了结果。

三组内部出现了分歧,而且还是针锋相对的分歧,已经有定论的事情,郑学文不想让这个矛盾继续下去,出言打断道:

“立松同志,你还有其他人选吗?如果有的话也可以说出来,毕竟咱们至少要提名两个人选,以备岭岛参考。”

他这样说不过就是和稀泥,这一点所有人心里都清楚。

提名肯定要有备选,但一般来说,只有首个提名人选才有希望,不出意外的话,后面的人选根本没戏。

韩立松说道:“科长,我推荐行动科一组组长于猛同志。

理由同样有两点。

第一,于猛同志足够专业,特别符合谭矗长的要求。

于猛是连.长转业,在战场上荣立过两次三等功,他的个人军事素养在整个行动科都是拔尖的。

第二,于猛同志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踏实肯干,有口皆碑,虽然参加工作仅有一年时间,但已经有多次立功表现。”

“听你这样一说,于猛同志确实也是一个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