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曲艺演出(二)(2 / 4)

娱乐王朝 三寸刀 1667 字 3个月前

都拿着书去听,好一睹评书的风采。

在他之后,就是鲁省当地,乃至全国曲艺圈都知名的鲁式快书表演艺术家孙镇业的表演。

此人身体很不好,有很糟糕的常年心脏病史,年仅六十出头就已经满头白发了。

不过他被刘清山留意到了,今后自然会得到必要的治疗。

今天他就是拖着病体赶来的,按照他的话说就是“不能让老玩意儿死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有责任将其完整地传承下去。

对于此人,刘清山今晚还会有一个专访,除了金文声、张文顺之外,另一个人就是他。

这个人的辈分很高,即便是侯大师也得称呼他一声“师叔”,今天他表演的同样是拿手绝活《武松传》其中一小节。

孙先生以他四十多年的艺术生崖,形成如今的了幽默风趣、粗犷潇洒、热情奔放,刻画人物细腻准确,喧染气氛浓淡相宜的表演风格。

尤其是在鲁省地区,他的每一次出场一开嗓就会是满堂喝彩。

他还是高元钧高派艺术的最得意的继承人,联合国授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式快书传承人。

他的个人舞台形象出众,不光能演,还能编能导,在曲艺界是很难得的。

而且经他手带出了很多出色的徒弟,为这门艺术的发扬光大做出了极大贡献,同时还是国家认证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今天他右手持铜板,节奏鲜明,保持了一贯的生动诙谐的演绎风格。

引人入胜的剧情带入,令全场的老少爷们瞬间听得入迷。

即便是外省人士,也丝毫没觉得他的方言快书有任何的不适应,仿佛水浒传里的故事就应该由本土的乡音来诠释。

况且他不亚于相声包袱的笑点密集,不仅让人们不时地哄堂大笑,并且故事的讲述具有着身临其境的画面感。

一段武松传里的小段节奏感极强,语言押韵合辙,流畅顺口,手、眼、身、步动作表演更是充分体现出了鲁式快书“一人一台戏”的表演风格。

无布景、无道具、演员兼伴奏,一人占全台,所有角色都由一人扮演,这就对表演者在吐字发声及形体动作等方面提出了十分高的要求。

在传媒技术不发达的时代,这种形式简单、感染力强的艺术形式,因其易于流传而具有强大生命力。

而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观众越来越重视艺术的视觉效果,山东快书的优势便丧失了。

尽管多年来一直受到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