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 圣人之道(2 / 5)

迷雾之仙 多脑鱼 2098 字 2023-04-24

计是圣人们故意的。就像是现实世界某些老师傅传授手艺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将九成的手艺传给徒弟,但是最后的那一成,也就是最关键的一成,他是不会早早传出去的。一般要等到他快要死了,他才会选择一个徒弟传授出去。

这种传承方式,保证了师傅的绝对权威和绝对实力碾压。任你徒弟学得再好,也因为师傅留的这一手而达不到师傅的水平。于是乎徒弟们想要学习最后的手艺,就需要老老实实的服从师傅。若是不想这样,那就靠自己的领悟,硬生生的领悟出最后的手艺,然后你就青出于蓝,可以出师了。

圣人们估计也是这样,他们不将这最后的一段话流传出去,就是为了卡住圣人的位置。如果其他人能自己领悟到圣人之道,那他们欢迎这等惊才绝艳之人。

如果没有人能靠自己领悟圣人之道,那么就只有等他们安排,去争夺这圣人之位。

如今的圣人之位争夺,估计就是这么一出。

最后一段话中,‘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还有‘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加上最后一句‘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

这些话的意思是,圣人执掌天地,以阴阳五行为基,或刚或柔,或仁或义,皆是阴阳两面,五行变化。结合濂溪先生留下的太极图,从这阴阳五行分析可知。这圣人之位应该有九个。

阴阳、五行共有七个位置。最后‘生死之说’就是最后的两个位置,代表着‘生’和‘死’。

这个领悟也符合‘天地’‘日月’‘四时’‘鬼神’这个说法。‘天地’代表两位圣人,‘日月’代表两位圣人,‘四时’代表春夏秋冬,是四位圣人。而最后的‘鬼神’则是一位圣人。鬼和神其实是一体两面。上古时代鬼神不分,人无修行之法,神与鬼皆是虚无之体,被其混淆也很正常。

而且这‘天地’‘日月’‘四时’‘鬼神’的分法,也代表这圣人的座次。圣人之中,以‘天地’最高,其次是‘日月’,再次是‘四时’,最末才是‘鬼神’。

如今的七位圣人,人、妖两位最先成圣的,都是以‘天’命名的。一位通天,一位齐天。还有两位圣人以‘地’命名。一位彻地,一位憾地。而具灵圣母估计是以‘生’或者是代表‘四时’中的春……

圣人的每个座位都有意义,都符合着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