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人性十恶(1 / 3)

华夏大学南方学校,此时正在举行一场小型辩论会。

今天辩论会的双方不是学生,而是两名老师。

徐干,字伟长,今天山东潍坊市昌乐人,现年30岁。

徐干现在是华夏南方大学哲学系的主任。

而他的对手是只有20岁的仲长统。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郡高平(今天山东省邹城市西南部)人。

二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哲学家。

二十岁的仲长统大学以优秀成绩毕业以后,决定留下来继续读书,同时被学校聘请为助理教授。

今天双方谈论的主题就一个:**和百姓的关系。

准确来说今天这场会议不叫辩论,而叫探讨。

华夏学术开放,大家可以随便讨论时政。

“自古以来,官府和百姓的关系在不同时期赋予了不同的定义。

在我看来,华夏**只是百姓的一个代理机构,核心是华夏百姓,而不是华夏**。”徐干率先说道。

今天前来的人主要是哲学系的学生,他们不但学习哲学,逻辑学也是必修课。

仲长统赞同的说道,“徐主任此话我是赞同的。

华夏**是百姓投票产生的,因此,他核心是百姓。

此前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观点,认为很新奇。

他说:如果华夏**害怕百姓,那么他就是自由;如果百姓害怕华夏**,那么他就是暴政。筆趣庫

此话虽然激烈,但是细想很有道理。”

“**……”

仲长统话音刚落,他就获得了一大片掌声。

“公理的话说得不错,对于华夏**来说,你干得好,百姓就支持你,干得不好,百姓自然会赶你下来。

以前朝廷的百姓没有这个权力,而现在的华夏百姓有了这个权力。

这让我想起了华夏百姓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课本里从小学习的一句话:权力只会对他来源负责。”徐干缓缓说道。

“徐主任,我们不少人在想一件事情。”仲长统微笑着说道。

“何事?”

两人年龄相差十岁,可是,两人经历大为不同。

徐干是生于大汉,学习大汉知识起步的,只是在华夏完成的大学学习。

仲长统虽然生于大汉,但是自从记事开始,深受华夏影响,从小接受学习华夏知识。

这让二人思想想法有差异,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