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讨价还价(1 / 3)

华夏建立大学直接由中枢出钱,不需要地方出钱。

这样一来,各地一定会想方设法争取。

各地会给予华夏更多承诺和土地优惠。

华夏**也要考虑选择合适的地方。

除了区位交通,还有学术氛围,以及当地教育环境等很多因素。

这些事情并非一蹴而就就能解决。

华夏科学院

今天,马均和很多技术人员一样,走出了实验室。

科学院的会议室里面,大家正在围绕电力展开讨论。

华夏电力公司负责人是诸葛亮,此时的诸葛亮虽然年轻,但是表现出来的技术能力和领导能力,让他担任这一职务并没有引起多大争议。

坐在座位上的马均开口问道,“孔明,你今天请大家过来,你就直接主持今天的会议。”

在华夏,不少人开始讨厌以前的论资排辈。

这里不问年龄和出身,只看技术成果。

“好的,院长。”

诸葛亮走到一个大的黑板前面。

“各位都是各个领域的技术带头人。

华夏想发展电力,会涉及到方方面面。

从矿产开采,到电线制作,水力发电机的制作,线路搭建等。

需要大家共同协助。”

一位中年人抱怨道,“孔明,直接说主题,大家都很忙。”

诸葛亮无奈的说道,“电力公司需要你们出人,共同才能完成今年襄平大道供电的任务。”

对诸葛亮的话虽然有些人不满,不过,也没表露出来。

马均接着说道,“孔明是殿下提名的,可以想想,这项工程对于华夏的重要性。

各个机构,务必全力配货。”

马均的话让大家就算再不满,也只能藏在心里。

诸葛亮接着说道,“各位,这是名单。”

诸葛亮将名单递了出去。

“这不可能,你将我们实验室骨干全部调走,我们接下来科研怎么办?”看了一眼名单,一位大学教授瞬间就不干了。

“就是,你也太过分了,华夏不可能为了电,其他项目都停下来?”

“这小子太过分了,你这种纯粹要

wwω.ЪiqíΚù.ИěT我们的命。”

……

听着下面的抱怨声,马均拿过来看了一眼。

难怪大家抱怨,诸葛亮名单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