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加大教育投资(1 / 3)

“大统领,华夏的文教院应该如何走向国际?”刘备开口说道。

对于刘恢的能力他非常清楚,刘恢早就和他说过,今后,华夏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文化非常重要。

“关于文教院的工作,我认为接下来主要有几个方面。

留学生方面,必须接受统一考试,合格方能给予名额,华夏不是**场。

到华夏学习的人,主要学习医学、文学、法律,至于军事学校和工业学校等,眼下不对其他国家开放。

华夏的小品、相声、戏曲,要走出华夏国门。

华夏文化影响大的一些书籍翻译成其他国家语言进行传播……”

“大统领,我们传出去的书籍,是以当初大汉朝廷为主,还是新学为主?”

刘备话里的意思大家都明白,那就是**还是启智?

刘恢也在考虑这个问题,随着华夏发展,未来稍微明智一点的国家,都会逐渐转型,转型成和华夏接近的政体。

联合国会议,希腊国王、高卢国王都表达了自己国内改革的想法。

刘恢并未直接答应,而是让他们到华夏各地走走看看。

如果一味**的话,未来那些国家的百姓一旦醒来,恐怕不仅仅恨统治他们的王权,也会恨华夏这个帮凶。筆趣庫

这对华夏长远来说,是一件亏本的买卖。

“你们的意见呢?”刘恢并未直接武断做出决定。

卢植说道,“各有利弊,如果站在华夏国家利益角度上,这件事情并不好选择。”

荀彧说道,“我个人意见更加倾向于,都可以翻印,出版单位可以明确说明。

至于如何选择?华夏不给予明确。”

刘备对此点头赞同,“荀院长的意见我认可。

只有这样,华夏国在未来才不会被动。”

刘恢有时也感叹,现在这群人都有自己独立见解了。

“我更加倾向于文若院长他的建议。

因为在华夏,朝廷的书籍也没有成为禁书。”

刘恢的话是实话,为了让大家学会思考,华夏并没有将董仲舒以后的典籍封存,而是各大图书馆都有,让大家去参考比较。

同时,华夏花了很多精力,将先秦时期的儒家文化逐步还原,将一些经典加入到了华夏教科书之中。

众人点了点头。

“大统领,华夏的财政税收体系很复杂,恐怕其他国家想学习很难。”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