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贩卖人口立法(1 / 3)

“老师,师兄主持的内燃机已经验证通过了。”

“真的吗?”刘恢有些兴奋。

对于他来说,这辈子飞机他恐怕很难坐上,就是坐上,恐怕他也担心质量问题。ъΙQǐkU.йEτ

但是,汽车的梦想,以华夏的工业基础还是能够实现。

“是真的,马院长昨天告诉我的。

他从襄平刚回来。

他说,内燃机今后可以全面取代蒸汽机。”

“孔明,一时半会儿恐怕很难。”刘恢可没有马均这么乐观。

“的确也是,最大障碍就是成本问题。

内燃机现在成本并不低,需要技术不断成熟,工艺不断成熟,才能降下来。”

刘恢对于诸葛亮这一点尤文满意。

刘恢多年前就跟他灌输一个思想,任何产品都要考虑商用,尤其是压缩成本最为关键。

“孔明,今年底有望能点燃华夏第一盏电灯吗?”刘恢问道。

“我们计划是明年正月初一前,正式供电。”

刘恢并没有要求对方提前,因为在他看来,电力公司比自己还希望早点完成。

“你六月初一大婚,我刚好又不在这里。

有什么想要的?”

“什么都可以?”诸葛亮笑呵呵的问道。

“只要做得到的。”

“老师诗词造诣极高,不如送给我们一首诗?”诸葛亮一脸期待之色。

对于刘恢诗词造诣他是清楚的,自己读书时,里面还有诗出自于刘恢。

“好。”

对于诸葛亮,刘恢有发自内心的偏爱。

除了自身的能力外,诸葛亮被后世推崇,主要是因为其品格。

而现在的诸葛亮,因为自己而改变很大。

华夏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华夏上院正在热火朝天的争论。

近期,关于人口贩卖加重处罚的提案是刘恢提出的。

上院花了两个月走访调查,华夏各地都存在着人口贩卖的情况。

“我赞同人口贩卖加重量刑,建议直接处以极刑。”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说道。

“老马,华夏以人为本,如果量刑过重,会否以华夏的初衷背道而驰?”

“老王,华夏法律是保护好人,而不是保护恶人。

贩卖人口,你们知道对于家庭影响多大吗?”

老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