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甘宁一行的消息(1 / 3)

最终执行的权力在政务院。

“你们政务院的意见呢?”刘恢从内心深处自然愿意,谁不想青史留名?只不过,他不能让人觉得是自己授意而为。

“殿下,来之前我们刚刚召开内阁会议,所有的人都同意,也愿意执行。”

刘恢继续问道,“具体名字呢?”

“恢都”。

“文若,你们不觉得这名字很奇怪吗?”

“殿下,顺口了就习惯了。”

“区域中心呢?百姓大会和政务院有什么建议?”

荀彧想了一下说道,“目前,大家一致意见的有两座城市,那就是西北方向的长安和东北的襄平。

其他区域争议很大。”

“那就暂时搁置争议,五年后,根据地方经济和交通等再来进行评估。”刘恢也知道,经济和城市发展是靠政策引导和自身区位优势。

“各地公路建设不能停下,十年内,要确保大部分县与县之间水泥路联通。”

董昭皱了皱眉,“殿下,县内公路呢?”

“严格意义是,乡镇公路也要同步修建,华夏财政补贴一部分,地方财政出资一部分来进行修建。

只不过,眼下经济实在过于紧张,只能一步一步来,经济好的地方,他们可以根据自身财政状况来修建。”

刘恢的话几人也是赞同的,华夏这十年修路带来的商业繁荣,大家都看在眼里,中原各地发展不一,北方整体人口密度高,城池距离相对近点,道路联通成本会低些,南方则不一样,尤其是扬州南方和交州,整个是地广人稀,很多地方还是原始森林覆盖。

“子鱼,城市规划方案我看了,道路可以设计得更快一些,尤其一些主干道,同时所有道路都要设计人行道。”

“殿下,我们对恢都整个设计理念是,要保证环境居住。

左慈他们去年从石油里面发现一种新材料,韧性极强,可以用来代替竹子和铁器管道,这样一来,我们规划时,城市里面不会考虑独立小院,主要以修建五层楼的楼房为主。”

刘恢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这是在他提醒下研究出来的塑料制品。

人类技术最大进步就是材料的发现和运用。

刘恢在想,以华夏目前的技术储备,五层楼房倒是没有问题,钢筋混凝土,加上红砖,水管出来能解决日常用水和排污问题。

“子鱼,我个人想法是,城市的排污系统一定要规划好,要考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