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羌族(1 / 3)

“天下能看透的人不少,不过,能真正放弃权力这样做的人可不多。”

襄平

郭嘉把一份西域战略报告递给了刘恢。

刘恢看完以后,站了起来,走到西域的沙盘前。

“参谋长,具体说说看,西域如何攻略?”

贾诩走上前来,“殿下,只解决西域三十多国家的军事力量,两万军队足矣。

对于我们来说,真正有挑战的是唐羌。”

和匈奴一样,羌族并非一个单一民族的称谓,而是古代华夏先民对西部游牧民族的统称,其族极为广大,分布范围很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主动和被动地与周边族群进行融合。

有别于匈奴的强大,羌族的文明发展极为缓慢,长期处在一种愚昧野蛮的生活状态,没有团结,只有割裂,部族之间互相仇杀的事情此起彼伏。

也因此,羌族在历史上并未形成统一的国家政权,仅有个别支脉曾在特殊时期,建立过规模较小的割据政权。

传说古羌民是炎帝的后裔,炎帝姓姜,姜和羌在甲骨文中,都是羊头在上,二者之间可以互通互用。

《史记》记载: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

这里的禹,指的是夏朝的开创者大禹,这句话有两种理解,一是大禹属于古羌人后裔,一是大禹崛起是始于对西羌人的治理,无论那种解释,都证明大禹时期就有羌民的存在,而且他们还参与了大禹对水患的治理。

在甲骨文中,唯一一个关于民族称号的文字,即为羌,意为西部放羊人,这是华夏历史上人类族号的最早记录,所以单从这个字上分析,羌也绝非指代某一个民族,而是拥有逐水草而居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的众多西部族群的统称,他们的语言、文化、习俗、服饰也不尽相同。

在甲骨文的记录中,羌人与殷商交战频繁,由于仇恨及时代的局限性,在商人眼里,羌人根本不是人,而是与畜生无异,有关如何虐杀羌人,以羌人的身体部件做祭祀用品的描述不仅极多,而且残忍。

同样是甲骨文中,殷商的其中一个方国,名为羌方,族中有首领在殷商朝堂为官。

彼时的羌人主要还是与殷商毗邻的,活跃在山西、陕西、河南等地以放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族群。

毕竟那个时代,华夏族统治范围主要局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殷商对羌民的残暴政策,后来的武王伐纣时,羌民为报世仇也参与了反叛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