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辽东大学2(1 / 3)

“何为辩论?”

“辩论是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的问题和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

通过辩论可以提高大家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辩论并不陌生。

中国最早的大辩论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礼崩乐坏,列国纷争,各国都谋求人才而治国强兵,君主都希望听到富国强兵的良策以推进发展。

这种背景下,民间的各种思想流派不断涌现,有的相互承袭借鉴,更多是针锋相对,互相辩难。

于是,无数场精彩纷呈的辩论在这片土地上轰轰烈烈的进行。

孟子倡导“仁政”的雄辩,庄子与惠施的“鱼乐与否”之辩,“白马非马”之辩,还有影响深远的“墨辩”,都是传奇故事。

鱼乐与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无数学说,学说本身并无好坏,只是适合与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我们就是要在各个行业进行辩论,正所谓,理不辩不明。

人只有在争吵中提高自己,国家也一样。

一团和气不代表没有问题。”

“辽东大学是一所全新的学校,这里放弃门户之见,不问出身。

这里将是辽东辩论的启航之地。

辩论台没有言论限制,也不会因为言论获罪。

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均可前来参加。”

刘恢的话,让大家纷纷站立起来鼓掌。x33

郑玄、蔡邕明白了。

刘洪等人也明白了。

在场的所有师生都明白了。

刘恢是要通过辩论,彻底启迪民智,不再去束缚大家思想。

在场的不少老师,神情复杂,作为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的他们,此时,也不知这是好还是坏?

和老师不同的是,在场1000多名学生人人激动不已。

很多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