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蒸汽轮船(二)(2 / 3)

日行千里,但是若是军队运送物资就远远走不了那么快的。

假设长城边上有战事,若从江南富硕之地调遣兵士粮食,光是将人和物资送过去就得多久,这年代可不是人人有马可骑的。

所以边防重镇往往需要囤积大量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光是每天运送这些粮食,管理这些粮食物资就需要不少的财力消耗。

虽说现在只有蒸汽船,但是只要蒸汽机可行,蒸汽火车必然会出现,至少在押运物资和兵士上的花费就是大量的缩减,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试想一下,若将来发生北平保卫战,郑和的宝船载人载物,直接从天津上岸,就真如小说里面写的一样了,不到三天数万精兵从天而降,这种后方的补给支援能力,在这个时代机会可以让大明的军队立于不败之地。

当大家的实力差不多的时候,打的就是谁补充的快,谁的粮草足,更别说我兵强马壮,补给还远快于你。

蒸汽机这种在这个时代革命性的产品,会带来全方位的革新。

郑和继续带着众人来到了蒸汽船的心脏,蒸汽机。

>

看着那一大块铁疙瘩,所有人都看不懂他的原理,就算是将原理分析一通能听懂的有几人,经过不断的改造试错,现在的蒸汽机虽然不是完全成品,但是其中各项细节已经不是没参与研究的人可以看透的了。

皇帝无所谓,我不需要懂,我只需要这铁疙瘩烧煤可以让船只动起来。

最后是船尾的明轮,本来张三等人是想要将明轮装在船的两侧,但是因为工艺受限以及时间不足,没有来得及施行,最终还是装在了船尾。

“五哥,这个东西好像是御花园里面的水车。”

“是啊,原理是一样的。”

“从烧水想到了蒸汽机,从水车想到了明轮,都是寻常可见的微末之物,想出来的确实奇思妙想,瞻墡,做得好。”朱棣的夸赞让朱瞻墡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皇爷爷,明轮的想法是张三等工匠想出来,之前我们还在为此发愁呢。”

“哦?”朱棣惊讶:“这就是你想要网罗天下能精制工具之人的原因吗?”

朱瞻墡单纯的嘿嘿笑着:“都被皇爷爷看透了。”

“很好,三个臭皮匠能顶诸葛亮,知己之不足,用他人之长,甚好。”朱棣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