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5章 东成西就(1 / 4)

逆袭1988 拾寒阶 1584 字 11个月前

王林在米国的时候,周伯强已经和国内的老朋友联系上了。

对方也对这种合作办学很感兴趣,已经向校领导做了汇报。

有时候世事就是这样无巧不成书。

原来哈工大内部,也有一个声音,就是到南方某地择址建分校。

哈工大的实力自不必多说,它是国内一所老牌的工科名校,素有北方清大之称,其工科实力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清大。是国外高等教育办学的样板大学,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大学工科排名全球第6名,工程学位于全球前万分之一。从科研实力来讲,它参与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克载人航天多项技术难关。从师资力量来讲,它聘请有近40位双院院士,组建了超过30个教学团队。曾被称为“国宝级大学”。

王林想筹建的大学,如果能和它合作,那起点就高了!

哈工大方面回复王林,请他回国以后,双方约个时间见面,就此事详谈。

这个消息可以说是振奋人心。

王林在硅谷的行程告一段落,他也懒得再去其他城市参观访问,打道回国。

回到国内后,王林当即约了哈工大方面,双方共同来到深城进行考察。

哈工大虽然说总体实力很强,而且也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各种各样的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不可避免的,南方的经济发展是快于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有很多人都会选择到南方进行发展,像哈工大这样地处于东北的学校,自然对南方的影响力要小一些,也不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这自然也造成了招生的问题。

所以说哈工大选择在深城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开办校区,也能增加学校的影响力。

高校的领导层早就有到南方建分校的想法。

可是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却又是残酷的。

毕竟以深城的生活开支和房价水平,哈工大本部难以负担得起在深城工作教职员工的工资待遇。

不仅是工资待遇,还有学校的建设发展,基础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等,都离不开资金投入。

做为部属高校,哈工大的经费不足以支撑起一校多地办学,必须要依靠办学地的相关支持才能维持运转。

就在他们想睡觉的时候,有人送上了枕头。

这个送枕头的人,就是王林。

王林何许人也?

爱秀集团的董事长!

国内的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