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计不变,人会变(1 / 11)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惊蛰第六百八十四章、计不变,人会变南易和凯瑟琳聊完工作,联袂走出城堡来到外面的花园。

凯瑟琳过去找南无为,陪着他一起玩耍,南易拿着一沓关于保险业的资料来到秋千的旁边,把资料放在秋千上,人席地而坐拿起几张资料翻阅起来。

南易现在在看的是关于鹰国养老金制度的资料,从资料上显示,鹰国是现代福利国家的鼻祖,其养老金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1601年的《济贫法》,据此法案,各教区负责向居民和房产所有者征收“济贫法税”,并用该税收收入给贫困者发放救济。

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英伦社会的养老问题日渐严重,传统的《济贫法》对日益严重的老年问题无济于事,社会各界开始强烈要求有效的养老金制度。

1908年,议会正式批准自由党**的《养老金法案》,法案规定,任何70岁以上的老人只要符合该法规定的条件,都可以领取养老金,支付养老金所需的一切费用均来自**拨款。

由于一开始就违背了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1908年养老金法案确立的免费养老金制度不仅给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也使得养老金制度的覆盖面和待遇标准不得不保持较低水平,其养老保障作用大打折扣。

1942年,鹰国社会保障服务委员会贝弗里奇爵士发布了著名的《社会保险及相关福利服务》,制定战后社会保障计划的四大原则:普遍性原则、保障基本生活原则、**统一管理原则、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

根据《社会保险及相关福利服务》,鹰国于1946年颁布实施《国民保险法》,该法案建立了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基本养老金制度,简称bsp。

该制度提高了单身老人以及夫妇的养老金待遇,并将国家基本养老金制度纳入整个国民社会保险制度中,成为综合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奠定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的基础。

很长一段时间里,鹰国人为自己的养老福利制度自豪,再加上选举压力之下福利只能加不能减的刚性特征,导致鹰国的养老福利开支居高不下。

随着鹰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鹰国**在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

1979年,撒切尓**上台,鹰国养老金制度进入激进改革时期,开始改变原来**大包大揽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