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6章 轰动大明,集体爆炸!大明第三家银行(1 / 7)

>

大明内阁,

张好古、卢象升和钱谦益回到内阁后,又把张瑞图、黄立极、乔允升三人叫来,内阁六人凑齐,对银本位改金本位一事展开了计划。

「朝廷的发展,是建立在朝廷掌握自己的货币之上。无论是铜板大钱,还是碎银锞子,金锭银锭,这些东西,朝廷能铸造,民间也能铸造,外人也可以仿造。但宝钞,却是我大明独有的,哪怕别人有类似的,都仿造不出朝廷的宝钞来。」

「这宝钞,才是朝廷的底气,也是朝廷发展工商业与万国贸易的根本。先前宝钞和银子挂钩,眼下银子越来越多,再继续下去,民间持有的银子和朝廷持有的银子一样多乃至更多,宝钞必然会贬值,朝廷的物价和经济也会受到冲击。」

「所以,为了朝廷稳定,为了大局,宝钞不能继续和银子挂钩了,这不符合朝廷的利益。陛下也为此叫我等过去,商讨了一番,决定把宝钞改为与金子挂钩,稳定物价和宝钞价值。」

张好古缓缓说着,把小会定下基调。

张瑞图点了点头:「宝钞和银子挂钩这是发行宝钞的基础之一,也是朝廷曾经力主推行的经济政策。如今改为和金子挂钩嘛,无疑是更符合当下时局,这事要做但也要考虑民间那持有大批量银子的人,不能引起骚乱。」

是的,大明民间持有银子的人何其多?

如今不是当年了,眼下大明可是国强民富。

何为民富?那不是简简单单一日三餐,丰衣足食,手头有余钱,家里有余粮,这样才能算是小康或是富裕。

虽然说大明各地都在用宝钞交易,但谁家还没点银子铜钱了呢?

通宝制钱,碎银锞子这些东西民间太多了,还有那些南北的大商会和士绅们,他们自家地窖里也储存着大批的银子。

这些银子是他们建立商会做买卖的底钱,也是和洋人贸易的主要货币。

毕竟不是所有洋人都用宝钞的,洋人在大明地界交易,自然可以把银子换成宝钞。可出了大明,远了不用去,就说南洋地界,洋人还是更认可金银和茶叶、丝绸、瓷器等货物,以货易货也是主流。

更何况如今商人们都走到了印度洋,走到了波斯,那银子的作用更比宝钞大了。

贸易之下,民间近几年持有的银子数量是非常庞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