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淮南王(上)(1 / 3)

寒门风流 诸葛劲夫 1117 字 2023-05-20

水玉这种东西,真要说起来其实一点用处都没有,不光是水玉,大部分的金银制品、玉石宝器在李治眼里都有些名不副实。

这种东西,适量的话是走个形式,但若是看的太过重要,那就有些骄奢**逸了。

但在大梁朝,富人之中又将这些东西看的很重,像是刚刚拿出来的水玉就是如此。

按照季游的话说,整个大梁朝恐怕都没多少水玉,更别提对水玉有研究的人了,李治制造的玻璃珠子足以以假乱真,既如此,何不将这些没用的玻璃拿出来换成银子呢?

但李治也是笃定了主意,这玻璃用来换银子可以,但是却不能过于无度。

水玉之所以昂贵,那是因为稀少,若是流出来的多了,人人都有,水玉自然就会贬值。

这些水玉在富人们的手上还好,若是流到平民百姓的手上,那就当真是害人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李治看来苏博轩这次凭着黄天教起义,卖粮赚的是盆满钵满,这些为了镇压黄天教所用的粮食,以水玉付账倒是合情合理。

那这样岂不是坑了苏博轩?

其实倒也不是,苏博轩家大业大,这些粮食倒也造不成什么伤筋动骨,再者说了,水玉短时间内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苏博轩完全可以拿着水玉去找其他的粮商将粮食给换回来嘛。

至于拿来买粮食的银子?

那自然是由李治收下了,这样看来岂不是双赢?

这些水玉也都是李治从北河庄出发的时候,随意抓了一把,以备路上不时之需,没想到这临时之举竟然还真的起了作用。

收下了水玉的苏博轩也是乐得开怀,事情商量好后,苏博轩让人订的菜肴也都是被一一松了回来。

事情有了眉目,季欢也是有心情吃饭了,为此,苏博轩还专门派人拿来了金樽酒。

现在扬州的金樽酒价格再次疯涨,毕竟这黄天教作乱,导致运输的成本大大上升,尤其是从蜀州到杭州,这之间的路途本来就遥远。

苏博轩卖金樽酒一般都是卖给富人们,对于富人们来说,只要不到危急存亡之际,这生活的档次断然是不能降下去的。

以至于现在扬州的金樽酒价格水涨船高,苏博轩能拿金樽酒出来也算是用心了。

这吃饱喝足之后,自然就是要去拜访淮南王了,这也是李治和季欢来扬州最重要的事情。

黄天教的事情能不能解决,可就要看淮南王的态度了。

苏博轩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