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新式纺车(1 / 3)

寒门风流 诸葛劲夫 1119 字 2023-05-20

告别了北禾,回到北河庄之后,李治就开始琢磨起了如何改良纺车。

想要改良手弩,需要资金成本,现在手里的白银,李治满打满算只有三百两白银,三百两白银或许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算的上是一笔巨款,足够在平阳县城买个不错的宅子置办点小生意。

但是对于李治要做的事情来说,还是有些杯水车薪。

前一世,李治的二舅就是开纺织厂的,李治去玩过几次,对现代化的纺织一体机倒是有些了解,但想要从还有些古老的纺车一步跳到全自动的纺织一体机是不现实的。

但哪怕是改良,刘大壮也没办法打造出精细的螺丝铆钉之类的部件,哪怕能打造出,尺寸也总是对不上,在李治冥思苦想了一晚上之后,终于确定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卯榫。

卯榫结构是天朝木质古建常用的结构,其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各种缺口和凸出凭借进行加固,是由传奇工匠鲁班发明,后续弟子发扬光大的。

哪怕是在现代化的社会,也依旧使用着这种技术,李治曾经恰好写过一篇这个类型的论文,确定了方针之后,带着刘大壮赶制了两个晚上,大梁朝第一架脚踏纺车就成功问世了。

脚踏纺车比起手摇纺车能够让纺线的人更轻松,从而工作的更久,效率比起大梁朝的普通纺车,效率要高上十倍。

“当家的……这是纺车吗?”

李治造好纺车后,第一时间就把童瑶叫了过来,童瑶看着面前的纺车感觉有点像,但感觉又有点不像。

“当然了,这是我改良之后的纺车,来,你来试试看。”

李治把童瑶摁在座位上,开始教童瑶使用起来。

当童瑶的脚掌踩下脚踏板,纺车的偏心轮转动,葛麻随着纺锤开始变成一缕又一缕的麻线。

有纺线的经验,童瑶不到半天就彻底掌握了纺车的使用,一脚一脚地开始纺织起来,小半天就纺出了六七两的麻线,这样的效率让童瑶惊讶不已。

以前自己不吃不喝一天才能纺出一二两的麻线啊,有这个纺织机,家里以后肯定就不会缺钱啦。

要不是李治在傍晚把童瑶从纺车上拉了下来,李治估计童瑶做到天亮才肯罢休。

不过第二天起来,李治就又看见在纺车上忙碌的童瑶,让李治有些哭笑不得。

自从嫁给李治之后,童瑶就基本没干什么活了,只要童瑶有需求,李治能满足的从来就不说二话,虽然这样的日子说不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