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五章 通天大道宽又阔(1 / 6)

不过哈利勒倒是提醒了杨丰。

他的确可以大量引入阿三啊!

未来向西域移民是必然,但以大明的经济发展,想让内地百姓西迁也必然不是很容易的……

以后会越来越不容易。

他再把西域吹的天花乱坠,再把基础设施搞好,都改变不了需要背井离乡到万里之外披荆斩棘的事实,大明经济发展越好,就越没人愿意移民来西域,毕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贸易吸引的效果也有限,大明本来就是可以坐等西域商人上门,根本不需要跋山涉水把商品送到西域,大家能在内地躺着等生意上门,为何要为了多赚那点利润远行万里?

路上的危险不是成本啊?

这种距离的贸易,就是有国道一样说不定哪天死在路上了。

的确可以多赚些。

但躺着也一样不少赚啊!

还没危险。

这也是明朝没有出现大航海的主要原因。

准确说明朝其实没错过大航海。

大航海的尽头就是明朝。

欧洲各国一切努力的目标,都是到大明送银子。

他们四处掠夺。

他们冒险远涉重洋。

他们在美洲开矿。

……

所有一切努力的目标,都是载着银子到大明。

而大明士绅需要做的,只是躺在卧榻上等人欧洲人送银子上门……

要不要都得看心情。

甚至欧洲人还得用武力,试图逼着大明士绅收下他们的银子,无论早期和葡萄牙人,后来跟荷兰人,甚至跟英国人发生的沿海冲突,根源都是欧洲人为了能把银子送到大明,然后换取他们想要的商品。

而接下来大明的经济发展,将全面超越原本历史上的明朝。

那就更不想向外了。

就目前的发展速度,不出五十年大明就得进入蒸汽时代,那时候的大明对于其他国家无异于地上神国,梦寐以求能踏上大明的是他们,而不是大明的百姓向外走。至少正经人不会向外,估计也就是些渣子向外,杨丰可不想把西域变成大明的下水道,下水道这种工作得由澳大利亚,东印度群岛这些孤立的地方承担,这样容易封闭起来,以陆地区域为下水道,对内地危害太多,毕竟陆地的连接容易蔓延。

所以他还得向外拉那些良家子。

而各种向西域拉人的手段中,也就只有朱棣的手段最有效。

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