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会面与送别(2 / 5)

走出香江 李卫公 1693 字 2023-04-15

的承诺所能比拟的,这对动辄上亿美金投资的力微电子来说,无疑拥有莫大的吸引力。再者,虽然台湾电子产业相对完善,但是对于力微电子的影响有限,因为半导体原材料供应与销售市场均不在台湾,尤其是全球市场。

从1988年开始,位于新竹的电子厂经过三次扩建,已经是台湾最大的dram生产制造厂,拥有5条4英寸生产线和1条6英寸生产线。当然,这无法同日本nec,韩国三星相提并论,所以力微电子未来仍需要继续扩建,并将现有生产线逐步改造成8英寸生产线。

….在参观生产线之后,力微电子与金士顿也签署了一份关于16m

dram供销的备忘录。

既然到了台湾,蔡致良与顾远德,廖成凯也礼节性地拜访了工研院。

曾经力微电子改名之前,同工研院还是有一段蜜月期的,共同研究1m技术,奈何人多心不齐,难以协调一致,直到后来蔡致良终于意识到,从力微电子试图主导台湾dram技术开发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样的结局。

直到去年年初,力微电子与工研院分道扬镳,分歧在于理念难以调和。工研院在美国顾问的建议下,启动“次微米制程技术发展五年计划”,按部就班地开发4m,16m技术,而力微电子在获得日本4m技术授权之后,直接向16m技术发起挑战。毕竟因为摩尔定律的存在,你只有更快,才能够在这个行业生存。

而4m的技术,因为日本经济的崩溃,只要花钱,毕竟早在1989年,日本就已经授权给韩国现代,再加上力微电子,台湾企业获取授权不难。

但是从工研院的角度看,一方面台湾的dram生产厂,除了力微电子,规模都比较小,近两三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且每年数百万美元的授权费用不是一笔小数目,而另一方面,直接研究16m技术,无疑会面临重大的风险,毕竟当时只有日本具备量产16m

dram的能力,就连韩国三星也尚未推出16m的样品,只能望而却步。

说到底,相较于其他dram工厂,力微电子的抗风险能力要强的多,亏的起,也能够付得起每年的技术授权费。也因为蔡致良的金手指,对未来的形势了如指掌,在获得日本4mj技术授权之后,通过收购日本半导体研究公司和挖人,也获取了部分16m技术专利,坚定了力微电子开发16m技术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