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票价(2 / 4)

走出香江 李卫公 1502 字 2023-04-15

银行可就没这方面的考量了,纯利润使然。

虽然蔡致良发话了,但是康同觉得如果自己没有汇报清楚的话,到时候出现数千万美元的坏账,温国良和许如琛会杀了他的。

蔡致良点点头,静等下文。

“如今,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也有这方面的顾虑,根据广电局的规划,电视塔建设项目是有望实现盈利,但是同这数千万美元的贷款相比,就不值一提了。”

康同啰嗦了半天,才开始进入正题,道:“根据广电局的规划,电视塔上设立了游览项目,可以通过卖门票的方式收回投资。由于电视塔设计高度超过450米,将是浦江最高的建筑,可以俯瞰整座城市,远眺大海,是浦江最佳观景的地方。。”

“这不就可以盈利了吗,还需要担心什么?”蔡致良反问了一句,要知道仅仅凭借收门票这一项目,就足够广电局赚的盆满钵满了。

“蔡先生……”看着康同一脸的无奈,葛瑞德插了一句,说道:“如果这里是维多利亚港两岸,俯瞰整个维多利亚港和整个港城,仅仅凭借门票,三五年之内收回投资是有可能的。但这里是浦江,虽然也在黄浦江边,又有什么夜景可以观赏的,浦东那边还都是未开发的民房和荒田?”

葛瑞德说完,康同接着道:“蔡先生,我们并不否认浦江的发展潜力,深城就是一个参照,但这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通过门票收回成本,不是不可能,我们总不能等上二十年吧。”

康同可以说是非常不看好电视塔建设项目的盈利能力和还款能力,道:“对于卖门票观景,别说是我不看好盈利前景,就算是广电局自己,心里也是很打鼓的。”

蔡致良听了这番话,就问了一句,道:“你说的这个二十年,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有什么依据吗?”

>

“这是广电局做的调查报告,一共设定了三个门票价位,5元,8元,以及12元,然后根据浦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可能的人口规模,模拟出每年游客的数量,然后计算可能的盈利情况,以及收回投资,偿还贷款所需要的时间。”

康同笑着说道:“8元,12元的门票价格,我就不多说了,实在太不切实际了。就说以5元的门票价格,收回投资和偿还贷款的时间是15年。但问题是,有谁愿意花5元的门票,去那么高的地方吹风呢?如果是在港城,即使30元,乃至50元的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