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达成一致(2 / 3)

走出香江 李卫公 1288 字 2023-04-15

需求,只要投资一座电厂,未来二十年,就躺着赚钱。港城的两位李先生,哪一个不是高明远识之辈,为什么不约而同地收购电力公司,还不是其中巨大的利润。住宅的每一盏灯泡,工厂的每一台设备,都需要用电力来驱动。”

葛瑞德提及的两位李先生,说的就是李超人和李兆基,几乎是同一时间,李兆基收购了中华煤气公司,而李超人将香港电灯公司收入囊中。

“那你可要考虑好,电厂的投资可不是笔小数目,规模小了也就同水泥厂一般自给自足,难有什么收益。你刚刚也讲了,一套60万千瓦时的发电机组,从规划设计到最终投产,就需要15亿的资金。”魏咸转而问阿良,道:“阿良,你怎么看?”

魏咸也知晓,既然蔡致良在这里,葛瑞德也只能提供一个建议,做不了主的。

“蔡先生,大陆广阔的市场,如果未来二十年能够达到如今港城的发展水平,所需要的电力必然是现如今发电量的十倍,乃至数十倍之多。而现在的问题是电力市场缺乏资金,融资有困难,全靠**投资,以至于进展缓慢,而这正是我们的机会。”葛瑞德道:“蔡先生,机不可失啊。”

“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是我有几个问题。”蔡致良点点头,葛瑞德的分析在港城自然是没错的,道:“首先,大陆电力市场这块,是否允许外资介入,乃至控股。如果尚未允许,那也就没有必要争执。其次,如果允许投资电厂,那就涉及销售问题,你需要接入电力网才能够输送出去,这意味着不能像中华煤气那样拥有定价权,或许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的盈利,甚至最终能否实现盈利也很难说的,毕竟接入电网的价格不会很高。你需要了解其中的规则,再做决定。”

>

说完,蔡致良又补充了一句,道:“如果你已经想好了,我会支持你的。”

“您放心,周成林已经调研过一段时间,从1985年开始便允许外资进入发电市场,总要试一试。”葛瑞德郑重地说道:“我之前认为,如果能够拉拢中华煤气集团的话,审批发电厂资格相对要容易一些,但是李家不感兴趣,就只能东来贸易行出面了。我刚才已经同顾领导提了一下,投资一座60万千瓦时的发电厂,同粤省电力公司合作。”

葛瑞德接着开始说起自己的计划,道:“我之前讲过,60万千瓦时的发电厂,大概需要投资15亿元,粤省电力公司占有一半的投资,剩下的由东来贸易行筹备。如此一来,七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