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扫墓(2 / 3)

走出香江 李卫公 1121 字 2023-04-15

宝成理所当然地说道,“你是不是有新投资啊?”

“昨天的报纸看了吗?”

蔡致良也是无奈。当初想着从舆论着手,引起本港的关注,然后联合同盟者,游说**出面共同投资半导体产业,关键是拿地,毕竟原有的楼盘已经被瓜分完毕了,只能另起炉灶。

此时,韩国、台湾也是刚刚起步,又正好遇上美国为遏制日本半导体发展,有意扶植对手,现在出手还来得及,但是再过几年,就不是蔡致良这样的咖位所能烧得起了。

蔡致良本以为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却不想鲍国威的动作更快,直接联系了美国的一家咨询公司,出了一份详细的半导体产业报告。

或许是眼下正是投资半导体的热潮,以至于咨询报告货到付款,一周之内便收到了。也不知道之前都卖给了谁,或是已经卖出了多少份。

不查不知道,一查真是吓一跳。本港从六十年代便引入电子工业,至今已经有零零散散上千家工厂,只是与蔡致良印象中的半导体产业有些出入罢了。

>

赖于自由港的地位,这些电子厂所需零件,95%以上都是从外部进口,简单组装之后,便能赚取大量的利润,也没有动力去探究源头。

倒是一些跨国企业,已经开始在本港设置研发中心,比如摩托罗拉,都有意于联盟,共同游说**。

但是,事与愿违,也不知道**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说是要讨论讨论,过段时间后,以自由市场经济为由,拒绝了他们的提议。

**本就是港督的一言堂,想做什么哪里需要讨论,可能的解释便是港督不感兴趣,或许对本港发展高科技产业不予支持,另一方面,英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也只是一般。

这就走进了死胡同,到头来,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昨天的报纸?”赵宝成摇摇头,道:“报纸上说什么?”

“昨天的报纸说,韩国三星已经资不抵债,快要破产了。”接口的是赵宝和,蔡致良的二舅。

“市场不是已经回暖了吗?”赵宝成并不在意。

“大舅,你准备投资多少?”蔡致良有些好笑。

赵宝成的身价他是了解的,如果不是蔡致良做担保,早就被债主追讨上门,哪儿还能在这里谈什么投资。

“五十万……”赵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