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青黄不接(1 / 3)

富矿 总是觉得累 1131 字 2023-04-13

>

“油缸厂像这样不到年龄就办病退的多吗?”杨东升问。

“很多!”刘康的师弟叹了口气,“说实话,顶替接班真不是个好政策!技术好的工人不到年龄就退休,本来就是损失,更麻烦的是没有了好师父,下一代工人也培养不出来,导致的结果就是整个厂子的技术工人都青黄不接。”

“青黄不接?你们之前的那些产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大部分工作都是厂里现在的工人干的,但是精细活,像精镗、法兰定位面精车这样的工序,还得请我师父他们来干!”

“轴承厂的情况也类似?”

“是的!”

杨东升心说,这也是这些年我们国家机械厂衰落的原因之一吧!

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后,外国产品大举涌入;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高素质技术工人,为了给子女腾出位子,提早退休,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雪上加霜,不出大问题才怪。

“你师父他们退休这么多年手艺还没落下?”

1986年至今也有好几年了,杨东升知道技术工人的手艺必须经常用,经常练才能保持,一旦放下的时间过长,手感没了,技术也生疏了!

“怎么没落下?我师父当年是厂里最好的车工,退休后,只能凭着车工的手艺给人家当木匠,有些钳工师傅去给人修鞋、配钥匙,好歹还算相关。但是大多数人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活,只能去卖烤红薯,或者到工地抗水泥,搬砖!杨总,厂子实在缺不了他们!”

这样说来,就算这些人的水品下降了,厂里现在这批工人也还是不如他们,可想而知油缸厂现在的工人水平怎么样。

这些退休工人,杨东升不要还真不行。

“你们觉得买断退休工资和医疗,多少钱合适?”杨东升试探着问。

“这个……”刘康的师弟跟他师父对视一眼,“不知道!”

“杨总,我们保证不报销一分钱的医药费,您只要给退休工资,我们免费给厂里干活!”老工人一脸哀求。

看来退休工资就是他们的底线了。毕竟谁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少年?

人死了,钱没花光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钱花光了,人还活着。

工人虽然大多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