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以今观古(2/2)(2 / 4)

在他思考的时候,那边的电话也有人接通了,韩教授极其客气的和这位快要退休的老同志说话,说麻烦您了,那快要退休的老同志说哪里哪里,也算是发挥余热了。

他说自己不会用电脑,所以就给韩教授口述了,韩教授想要知道什么,他实在不行可以通过传真传真过去。

韩教授极其客气的说不用不用,您只要给我念一下就可以了。

喝了一口浓茶,通了通嗓子,翻阅着这本书籍,他顺着这本书的目录,口述了过去。

这本县志,由六部分组成。

最开始的就是序,上面写了为什么要修县志,这县志有谁施加援手,从这上面就可以看得出来,主修人是纪道人,年月日,随后是采辑,分修,校队者等等。

这些,韩教授都不太在意。

只是听了主修人是纪道人之后,就进行到了第二阶段。

其二,就是山川风俗,人口地理,生产动植物等信息。

第三点,是图志考,历史考,疆域山川,户口、田赋等等。

这些,韩教授只是听了最前面的几段,后头的,他都是请老同志略过。

到了第四点,韩教授就开始请老同志仔细说了。

因为到了这里,就是祀典志,是人物志,风俗志。

第五点是历史志。

到了最后,则是记载,是后记。

说到了祀典志的时候,韩教授频频提问,他对于这里很感兴趣。

老同志顿时就明白过来。

这位大学里头的教授,他的目的在这里。

好在老同志别的不多,就是时间多,别的不好,就是耐心好。

同样的话,他可以给韩教授复述几遍。

也不会有任何的不耐烦。

>

并且还会加上自己的理解。

他毕竟是本地人。

在档案馆这个清水衙门过了这么多年,上班等下班,上工等退休,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身怀绝技”,有下棋下的好的,有打羽毛球不错的,他不一样,他喜欢阅读。

在档案馆里面,他的阅读,没有受到任何的约束,旧书旧报纸,还有这些地方志,就算是一些档案,他也见过。